:::

最新消息

:::

兼顧研究與教學二十餘年 陳聖賢:人生就是一直努力下去

焦點人物
張貼人:許靖宜公告日期:2018-10-24
  【校訊記者林曉愉報導】財管系「校友講座教授」陳聖賢榮獲第62屆教育部社會科學類學術獎,除了研究方面的成果,陳聖賢同時也投入教學,剛獲頒政大107年度資深優良教師(20年),兼顧研究與教學的生活雖然相當緊湊,但陳聖賢沒有怨言,他笑著說:「人生就是一直努力下去!」
 
是專長也是興趣 研究之路樂在其中
在拿到博士學位後的二十多年來,陳聖賢的研究成果豐碩,科技部A+級中的財務領域國際四大期刊中,有兩個都刊登過陳聖賢的論文作品,而現在他還負責三項科技部研究計畫,為臺灣財務相關研究不遺餘力,但也因為是自己的興趣,且能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也許旁人看起來是辛苦,對陳聖賢來說做研究是樂在其中。
 
而談到研究風氣的議題,陳聖賢表示投入學術研究人數漸少的現象不論國內外都有,擔心將來會有斷層出現,畢竟從事基礎或應用研究都需要有人,但他認為這沒有絕對的對錯,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而學術這條路真的相對孤寂且富有挑戰性,不過他也提供另一個想法:做有興趣的研究議題,同時有人提供財力跟資源來支持是很難得的。
 
雖然做研究的學生的確變少,但陳聖賢強調:「我們不能放棄自己臺灣學術界。」因為很多學生表現非常突出,無論在業界、國際金融機構都是有口皆碑,因此他總是覺得,讓學生充分發揮潛能,創造本身最高的附加價值是最重要的。
 
研究教學相輔相成 從學生特性看見時代
陳聖賢認為,研究和教學同等重要,因為書籍的內容更新速度比起論文相對慢許多,所以研究可以幫助教學,且政大是國內頂尖的人文社會大學,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水準,而教學也是他在大學時期便立定的志向,在指導學生研究時若能帶出他們的潛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陳聖賢在教學方面獲得最大的成就感。
 
談到以前學生時期和現在的差別,陳聖賢分享當時軟體不發達,還是使用寫程式的大電腦,甚至更早期是用打卡的方式,不像現在是軟體,學校也會提供一些資料庫,下載下來方便許多,科技進步的確帶動研究的快速發展;至於學生的差別,他認為學生的變異較以前大,但這樣的現象也不是不好,因為同時也代表社會多元化,就業前途廣泛多元,不一定都要往上攻讀也不一定要從事自己的領域,畢竟現在社會需要跨領域的突破跟創造,學生活潑創新的特性也能順應時代。
 
另外,對於學術現狀,陳聖賢認為吸引好的人才是最大挑戰,面臨升等的生存壓力下,人才總是選擇待遇較好、較有學術影響力的環境紮根,且研究與教學是高度正相關,如果沒辦法吸引好人才是很大的危機,就算本身有進步,相比其他國家進度速度不夠快,會有愈大的差距,因此要建立好的機制,創造讓人才不僅停留更能長期耕耘的環境,老師的品質不斷往上提升定能帶來對學校的正面影響,也能吸引學生就讀,片段、枝節上的改進不足,要有整體面的考慮,不管研究或教學都需要共同努力。
 
從未來思考現在 勉勵學子自我充實不斷電
多年的教學經歷中,陳聖賢看到許多學生到了大四還沒有自己的方向,因此勉勵學生能在畢業之前及早規劃自己的未來,碩士班學生其實也需要思考往後方向,例如寫論文其實與在業界做計劃有著高度關聯性,若之中內容相呼應會有加分的作用,或是考一些國際級證照也是一種選項。他也提到,文法商相關領域中,台大、政大是最受提拔的,在成績之外如領導、獨立作業能力及人格特質都是重要因素,讓自己的實力值得提拔就是需要努力的地方。
 
陳聖賢也分享,自己在大學期間就因為興趣而確定教學的志向,而達成目標需要具備甚麼背景、基礎就要想辦法規劃,沒有充分準備自己,就算有機會也無法好好發展,他更強調,人的競爭能力在進入職場後繼續很重要,也許攻讀第二個學位或是走向跨領域整合,「人生就是不斷進步、不斷努力,沒有的話就不要去抱怨現狀。」陳聖賢說,也許大環境不好,但不代表甚麼都不好,總是有地方適合自己,趁年輕時好好努力,配合環境創造更高的價值,也許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想法,但仍要推使著自己不斷往前,人生就是一直努力下去。(轉載自校訊新聞)


財管系校友講座教授陳聖賢獲62屆教育部學術獎。照片提供:財務管理系


107年2月陳聖賢教授於博士生系友學術交流暨聯誼會分享學術研究發表及
投稿經驗。照片提供:財務管理系


最後修改時間:2018-11-06 AM 9:49

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