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人文中心重建民族史觀 追溯中華民族摶成

專題報導
張貼人:陳育亭公告日期:2014-04-24
裝飾性圖片
人文中心主任周惠民主編《中國民族觀的搏成》等論文集,期待重見歷史觀。攝影:何怡君。
人文中心主任周惠民主編《中國民族觀的搏成》等論文集,期待重見歷史觀。攝影:何怡君。

【校訊記者何怡君報導】中華民族成形是由漫長的民族史脈絡演變而來,人文研究中心年初出版新書《中國民族觀的摶成》,彙集三年研究成果,時空橫跨漢朝到國民政府,探究形塑中華民族的歷程。中心主任周惠民表示,「我們住在這塊土地上,民族慢慢成形,希望透過這本書能重建歷史觀。」

「大中華」民族是由多元族群組成,相異族群要擁有共同的民族認同絕非無中生有。周惠民認為,民族是「一群人的最大公約數」。《中國民族觀的摶成》揉合民族、歷史、文學、宗教不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嘗試以不同切點找尋組成最大公約數的凝聚元素。

周惠民舉宗教為例,中華民族各地有不同的民間信仰,像是媽祖原本是近海地區的民間信仰。過去民間信仰因缺乏宗教經典、儀式不易擴張,但他回顧媽祖信仰的轉變發現,「當媽祖變為玉皇大帝之妻,身分一路從「天妃」升到「天后」,被道教吸收後,開始出現經典、儀式,信奉圈也跟著擴大到各處。」

周惠民說,信仰祭祀圈擴散,成為中華民族成員間的共同認同,促使宗教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重要元素。

不僅探討中華民族內部的摶成歷程,人文中心今年另出版《國際秩序與中國外交的形塑》則在探究中國對外如何與國際秩序接軌。從辛丑合約簽訂到兩岸世界衛生組織代表權爭奪兩百年間,透過分析外交檔案了解中華民族的轉變。

中國傳統上「王朝」觀念根深蒂固,天下觀與西方不盡相同。當國際秩序叩門時,衝擊也隨之而來。周惠民解釋,以晚清開放的海關制度而言,在與英國簽訂的五口通商章程中規範由清朝統一收取關稅,不過因晚清戰事敗戰連連,無力償還巨額賠款,關稅轉由西方國家「管理」,要到1921年廢除不平等條約後,中國才收回關稅自主權,「關稅自此成為國家主權的象徵。」

然而,當自由貿易風潮吹向全球各地,國家「零關稅」成為一種新趨勢。周惠民說,中華民國面對變換的國際趨勢,「一直在調整。」

周惠民表示,透過人文研究中心的研究計畫了解近代中國,有助於明白臺灣現行政策作為,並透過不同角度的檢視,進一步評估可行方案。

最後修改時間:2014-06-30 AM 10:31

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