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倫敦國王學院學者訪社科院 談冷戰結束到R2P國際體系轉變

專題報導
張貼人:許靖宜公告日期:2018-11-05
  【社會科學學院訊】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戰爭研究學系專研軍事社會學與戰略研究的 Christopher Dandeker教授,11月1日(四)訪社科院,社科院院長偕同白仁德副院長、亞太碩主任魏玫娟、行管碩副執行長甯方璽共同接待。

Dandeker教授說,這次是他第28次造訪臺灣,過去曾多次受邀至政府相關單位與國防軍事院校進行演講與座談,除了很高興有機會拜訪社科院,也很期待中午的演講跟師生進行交流。江明修院長除了致歡迎之意,也特別邀請 Dandeker教授出席社科院亞太碩將於11月6日(二)與國防大學共同舉辦的戰略社群研究生聯合論文發表會,並表示會議邀請到社科院兼任講座教授、教育部玉山學者Harry Harding教授將以 What Went Wro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rom Partners to Rivals為題進行主題演講。
 
Dandeker教授的演講以「國際體系的轉變與戰略的挑戰:從冷戰結束到保護的責任(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Strategic Challenges: from the end of Cold War to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R2P’)為題演講,吸引許多師生出席擠滿會場。演講以「冷戰結束的意思是什麼?什麼時候標示著冷戰的結束?」開始,Dandeker強調關於冷戰結束及是否結束,其實有許多爭辯,也有不同的詮釋。他說,關於冷戰什麼時候結束,大多認為始於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捷克的「布拉格之春運動」及隨後1991年華沙公約的結束與蘇聯的解體,而福山所寫的「歷史的終結」即是標示著這個重大歷史發展。
 
但是 Dandeker也說,現在許多學者甚至以中國、俄羅斯與美國跟歐盟國家之間的關係及互動為例,說明冷戰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結束,只是以另外一種形式的戰爭進行,不再是如以往一樣進行地面、海上、空中的作戰,而是進行網路戰爭(cyber war),假消息的傳播是其中之一。他以波羅地海三小國的愛沙尼亞為例,由於該國的資訊與網路科技非常發達,也因此非常容易受到俄羅斯駭客攻擊的威脅。
 
就冷戰結束之後的戰略挑戰及趨勢來說,Dandeker認為1990年之後的幾個重大國際事件是關鍵的轉折點,包括1990-1991年的波灣戰爭、1994年盧安達內戰、1992-2995年發生於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的波士尼亞戰爭及1998-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2001年發生於美國的攻擊911事件、2001年至今的阿富汗戰爭、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2013年至今的敘利亞內戰及其引發關於人道干預的爭辯、ISIS的活動、2014年俄羅斯跟烏克蘭的問題等。他說,這些國際事件的發生,引發相關討論跟爭辯,也影響國際體制與秩序的轉變,例如從兩極(bi-polarity)走向多極與多中心(multi-polarity & multi-centric)世界秩序。
 
Dandeker也以Samuel Huntington的《文明的衝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Making of World Order)、John Mearsheimer 的文章〈回到未來:冷戰後歐洲的不穩定(Back to the Future: Instability in Europe after Cold War)〉、Robert Copper的《後現代國家與世界秩序(The Postmodern State and the World Order)》中的論點,說明關於後冷戰世界秩序的各種觀點,並進一步強調全球化發展下人權保障跟人道干預在國際體系正當性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帶入進行國際人道干預的基本原則「保護的責任(R2P)」。他說,在 R2P 理念之下,被認為侵害其人民之基本人權之民族國家高舉主權以拒絕國際社會進行人道干預的行為,已經不再為國際社會所接受,因為所有人皆被視為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其基本人權皆不可被侵犯。
 
演講最後Dandeker強調,在多極與多中心的世界秩序中強權(great powers)仍是焦點,但這些強權主要是以軟實力(soft power)為主,儘管硬實力(hard power)仍具有一定重要性。他特別指出,即便政治權力中心仍位於西方世界,但經濟中心確定東移,這也讓中國成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視的行動者。他說,就某種程度而言,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態度跟種種政策,除了反映川普生意人不做賠錢生意的想法之外,也反映出美國對中國權力擴張的擔憂。
 
演講結束後提問踴躍。印尼訪問學者Baiq L. S. W. Wardbani問國際社會或特定國家的軍事人道干預往往以追求自身國家利益為主要目的,我們要如何確認人權保障不是表面理由?針對Dandeker提到由於網路發展,一般民眾可從網路上輕易獲得豐富知識跟資訊,因此不再尊重跟信任政治權威。民族系賀大衛老師則表示,現下各國人民對政府及政治菁英所展現的不信任感,或許來自於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政府改採新自由主義政策毀壞原本跟人民簽訂的社會契約所致。由於Dandeker在提到R2P時特別強調每個個人都是不可被忽視的,藉以正當化人道干預。在場聽眾也提問,在目前國際架構下,包括臺灣在內若干不被國際承認為主權國家的人民之利益是否有適當被代表的問題,並問及在目前國際體制之下,臺灣的最佳戰略選擇為何。(轉載自校訊新聞)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學系Christopher Dandeker (左)訪社科院,
院長江明修撥冗偕同主管接待。照片提供:社科院 


與會師長合影留念。照片提供:社科院


Dandeker以國際體系的轉變與戰略挑戰為題進行演講。照片提供:社科院

最後修改時間:2018-11-06 AM 9:21

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