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政大哲學系教授林遠澤獲中研院第七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焦點人物
張貼人:朱倩儒公告日期:2019-01-03
  【校訊記者陳湘吟報導】政大哲學系教授林遠澤
This is an image
自右數來第三名為林遠澤教授。(照片來源:林遠澤)
以《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一書,獲中研院第七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關於此書,林遠澤提到,並不僅限於哲學史或思想史的研究,他認為不應把儒學看成過去式,若要了解儒學的意義,就應從儒學能否再度成為推進文化發展的動力之層面來探討。

以文化病理學的觀點去診斷儒學的發展,從回顧原先具有生命力的學說,觀察其在歷史發展上遭遇到那些困境與挫折,透過思想的批判給予診斷之後的藥方,以期待儒學在未來能夠繼續健康地發展下去。因此,林遠澤認為,所謂研究儒學的未來發展,可以視為重新理解儒學在推進中國文化發展上是否還有生命力? 如果有的話,那麼這種生命力的基礎便可以繼續深入探討。
 
林遠澤認為,儒學可區分成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是基於過去在歷史上表現出來的理論形態;另一種則是指儒學內在隱涵的思想方向或理念內涵。後者有各種不同實現的可能性。此種理念上的儒學或許未曾表現過,但未來卻有可能發展出新的形態。希望儒學再度展現生命力,並不是要回到古代的三綱五常或男尊女卑,歷史上儒學的表現形態隨著時代的演進,也許不再適用於現代,故就不宜再去採用。林遠澤想做的是,探討儒學有沒有關切人性本質,或關乎社會發展的理念。若這些理念仍有發展的價值,便可看出儒學仍具有生命力。同時,他再度強調,恢復儒學生命力這件事並非主張回到過去傳統上的概念,不然儒學的研究就只是純粹的復古,或自陷於傳統的文化保守主義。
 
關於未來的研究方向,畢業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林遠澤表示,除了即將出版之有關德國古典語言哲學的專書--探討如何在溝通共同體下尋求溝通理性的概念。未來在儒學的研究上,將會進一步探討儒家「禮治國」的政治哲學理念。此外,由於語言與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徹底理解中國文化的本質與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林遠澤表示也會關注漢語跟漢字的關係,以釐清漢語的特殊型態對於中國人的思維影響。林遠澤現任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執行長,因而這些研究工作也會與該中心的研究成員一起進行跨領域整合。
參考連結:https://goo.gl/xtvHkL
最後修改時間:2019-01-03 PM 1:59

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