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許立欣以狄更生的研究著作 獲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焦點人物
張貼人:朱倩儒公告日期:2019-12-27
  
許立欣在加州奧克蘭的E. M. Wolfman General Interest Small Bookstore朗讀狄更生的詩(照片來源:許立欣)
許立欣在加州奧克蘭的E. M. Wolfman General Interest Small Bookstore朗讀狄更生的詩(照片來源:許立欣)
許立欣在杭州的茶園拜會研究狄更生的學者(照片來源:許立欣)
許立欣在杭州的茶園拜會研究狄更生的學者(照片來源:許立欣)
許立欣在杭州發表她對狄更生與楊牧的研究(照片來源:許立欣)
許立欣在杭州發表她對狄更生與楊牧的研究(照片來源:許立欣)
許立欣常與學生分享狄更生的詩集,並在狄更生冥誕當天與學生一起用蛋糕、蠟燭慶祝(照片來源:許立欣)
許立欣常與學生分享狄更生的詩集,並在狄更生冥誕當天與學生一起用蛋糕、蠟燭慶祝(照片來源:許立欣)
許立欣研究室的書架上整齊地擺滿狄更生的詩集(照片來源:許立欣)
許立欣研究室的書架上整齊地擺滿狄更生的詩集(照片來源:許立欣)
【校訊記者林亭報導】
政大師資再次榮獲中研院肯定!政大英文系副教授許立欣,自大學以來不斷研究19世紀美國詩人艾蜜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今年終於以三篇有關狄更生的研究著作,一舉奪得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獎。許立欣高中即開始接觸狄更生詩作,今年首次參賽就脫穎而出,對她而言是莫大的鼓勵。她難掩激動地表示,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的競爭向來十分激烈,獲獎率只有7%左右,能夠獲得評審青睞非常幸運,未來研究也會更有動力,「覺得得到這個獎,好像自己在洞穴裡面挖洞,挖了好幾年,突然有人笑著跟妳說Hey, good job!」

許立欣的研究室裡整齊地擺滿狄更生的書籍,牆上也貼著2016年參與狄更生國際會議的相片,對此詩人的鍾愛程度可見一斑。這份對研究狄更生詩作的熱情,則要追溯到許立欣高中時期,收錄在英文課本「I’m nobody! Who are you?」與「”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這兩首詩。「那時候覺得她寫的詩好像在直接跟我對話,就買了她的詩集,暑假在家跑跑步機時就會看。」相較於其他人覺得狄更生的詩頗難讀懂,許立欣則能輕易解讀詩的意涵,覺得自己在心靈上與她很靠近,「覺得我很懂她,she is perfect for me.」

就讀師大時,許立欣自主研讀狄更生詩作並寫成報告,卻因寫得太完美被教授懷疑抄襲。所以成功推甄上師大研究所後,她就將論文主題定為狄更生,並購買相關詩集,養成每晚閱讀再就寢的習慣。她坦言,雖然當時已看完接近2000首詩,但還不太能瞭解詩的意涵,只能硬著頭皮苦讀。

拿下碩士學位後,許立欣因緣際會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博士班,成為研究生涯的轉捩點,「博士班是我人生中唯一可以真正坐下來,將每本書都從頭看到尾的時光。」當時她將所有時間、心力投注於鑽研詩集,「有一種在爬很高的山,看不到終點的感覺。」而目前忙於教學的她,現在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閱讀,頂多一天看一個章節。

「每天早上起來就是不斷在做這件事(讀詩),覺得好像在跑馬拉松,沒有想到博士班、做研究是這樣的生活。」許立欣認為博士班改變了她的生命歷程,「我從來不知道原來做一件事這麼困難,好像在丟鉛球、好像每天都要用盡全身的力。」回憶起博士班的衝擊,她形容就像但丁寫的《神曲》,在暗夜裡走路、迷失,需要一直往前走,但不知道該往那個方向。

直到在英國的最後一年,認知到時間所剩不多、奮力衝刺下才有所突破。她描述,當時每天都是七點起床,坐在客廳沙發上讀詩後就沒有動過,直到晚上11點才倒頭大睡。除了狄更生的詩外,她也研究了狄更生曾讀過的書,「看了《Emily Dickinson’s Library》跟《Emily Dickinson’s Reading》這兩本書後,就會從中去找一些她看過的書,困難度自然變高。」

她陸續讀了狄更生的信、2000首詩及《咆哮山莊》、《簡・愛》等狄更生喜愛的作品與作家後,許立欣對19世紀的語彙和環境更加瞭解,才對詩集的內容有更多想法及詮釋,「她(狄更生)習慣藉由人的思想轉念,讓讀者跳脫框架思考。」從那時開始,她開始發覺唸詩要放進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讓詩提供知識給讀者,「可以說(讀詩)是一種享受或體驗的閱讀過程吧!」

博士畢業後,許立欣返臺到政大擔任教職,也陸續將以前的論文主題大幅修改,耗費多年終於寫成學術文章,其中兩篇《Emily Dickinson’s Asian Consumption》與《The light that never was on sea or land’: William Wordsworth in America and Emily Dickinson’s ”Frostier”》更被刊登在權威期刊《Emily Dickinson’s Journal》,為臺灣學界首開先例。

許立欣今年報名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獎時,就是以這兩篇學術文章,加上費時一年寫出來的《The Romance of Transportation in Wordsworth Emerson, De Quincey, and Dickinson》參賽,初試啼聲即獲青睞。評審講評時,也提到許立欣「在這方面的研究是國內最重要的學者」、「原創性的研究是一般學界比較沒有觸及的議題」。

獲得研究獎的許立欣,漸漸打開知名度,研究著作被引用的次數被越來越多,成為她繼續鑽研詩作的動力。她表示,最近想要研究狄更生與工業的關係,也希望未來能再教狄更生的詩,「之前開過兩次她的課,教學評鑑都得到100分!」

目前擔任「Emily Dickinson International Society」理事的許立欣,也期許未來能夠在臺灣辦一場狄更生的國際會議。她表示,這個國際會議每三年舉辦一次,今年在加州,下次可能在西班牙或義大利,很希望把它帶到臺灣。此外,她也計畫研究狄更生與臺灣當代詩人的關係,舉例來說:余光中和楊牧都曾寫到狄更生、董恒秀老師最近也出版了詩集翻譯本。對此,許立欣認為,臺灣當代詩人與狄更生思想的接近性、是否讀過她的詩篇等都是值得研究的主題,「希望未來能在五到十年內完成這個夢想。」
 
最後修改時間:2019-12-27 PM 4:43

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