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人」打造人間任意門 陶亞倫視藝術研究為使命

首頁-焦點訊息
張貼人:許靖宜公告日期:2023-02-01
裝飾性圖片
 陶亞倫教授的研究室藏書豐富,時常翻閱並應用在教學與研究上攝影:林亭



【研究發展處訊 記者/攝影:林亭】書櫃中陳置兩座藝術獎座,經過約二十年歷史,上頭佈滿歲月的痕跡,得獎人欄已漸陳舊褪色;而獎項得主
陶亞倫,正埋首翻閱研究資料,時代的遷徙未曾改變他對藝術的熱情與堅持。曾是駐村藝術家,囊括多座國內相關獎項,也曾受美國、德國、法國及西班牙等多項大獎肯定,現擔任傳播學院數位內容碩士學程主任,談到在藝術界的成就,陶亞倫連忙搖手,謙稱是各界承讓。


早熟藝術思維揭開序幕  「自由人」研究十年磨一劍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搞藝術,這就是宿命!」陶亞倫自幼則只對美術感興趣,高中就讀美術班,大學、研究所也都研讀相關系所。高中的他經常前往美術館觀展,看到一臺工業製造的電視機,上面放了幾顆石頭,螢幕也播著石頭,便思考為什麼這是藝術,進而意識到其範疇不僅止於畫作技巧,更是觀念的啟發。藝術家發現問題後,將想法轉換為符號,引導大眾發現真相,「好像只有藝術可以戳破道德、法律、倫理,求的是真而不是美。」

即使類似的新媒體藝術在國內尚未盛行,陶亞倫卻對此具備強烈敏銳度,十年前便萌生「自由人」計畫的研究想法。當時,他希望藉由網路媒體,讓使用者不需到達目的地,就能產生宛如真實的「五感」,甚至能在網路另一端行動自如。雖然無法如卡通《哆拉A》的任意門直接轉移人的位置,但他預計透過遠端控制系統傳輸訊號,將人體與另一地的機器同步,達到類似的狀態。

礙於當年科技不夠成熟而未能行動,近期國內機器人系統已漸趨成長發達,網路頻寬等支援系統也足夠,多年來的構想終於能付諸實踐。2020年底開始醞釀,去年已形成完整的雛形,陶亞倫舉例,研究團隊將自走車機器人放在臺北,與位處歐洲的對象連線後,對方就可以透過傳輸科技,如同親身在臺北城市行走。


科技帶來自由或限制?  無盡循環的連鎖效應

去年底「自由人」計畫——虛擬分身機器之2年期計畫,也通過科技部一般導向專案研究計畫(整合型),陶亞倫提到,以科技部計畫而言,科技與人文分野明顯,如此共融兩者的整合計畫較少。不過,在他心目中,整合型計畫並非研發新的科技,而是對人類與科技的質疑,「理工人的想法,是科技可以造福人類,但藝術家會走在最前面,站在被部署完的未來,尋找人類的另一種出路。」

明確瞭解整合計畫的價值,陶亞倫在「自由人」計畫中,也探討未來人類面對新科技可能產生的影響。當使用者戴上VR裝置,身體知覺化為冰冷的數據,被隨時整理、收集、傳輸,最後套用到遠端數據分身重組、同步。以實驗結果看來,人類透過機器穿越時空,看似自由,卻還是受機器禁錮——從全身的數據監控,想法、感知與身體行動,都被複製到機器人上,如同進入無形的監獄。

「自由人」所創造的概念,陶亞倫也套用於解釋社會現象。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設備及功能推陳出新,人類在科技世界留下個資、個人喜好與習慣,都形成存於大數據的數位足跡,成為往後被束縛的把柄。陶亞倫認為,人類被科技宰制後,會逃出該項媒介,但若再出現新科技時,便會再度使用,卻又因被宰制而逃跑——社會雖然因科技而繁華進步,卻也形成人類不斷逃逸的循環。

而在進行「自由人」研究時,為了幫助遠端使用者與機器融為一體,陶亞倫會請他們觀賞景美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影片。他解釋道,那裡以前是軍事監獄,關過許多政治犯,期望藉由舊時代的實體監獄,讓觀眾戴著眼鏡感受氛圍,進而意識到所處的網路雲端也是一座小型監獄。起初,他計畫以軍事法庭作為展演現場,國外的觀眾能直接看到機器人在軍事法庭行走,後來卻因不明原由無法成行。多舛的溝通經驗,讓他深感大眾心中都藏著無形的監獄,「大家都怕出事,但又不能講、不能碰。


以巴行點出研究靈感  盼社會關注國界問題

陶亞倫觀察力敏銳且細膩,總能從社會現象挖掘出研究想法,執行「自由人」計畫時,常迸發震撼內心的感觸。除此之外,他也在不久之前的旅行中,得到不同以往的啟示。

雖然該國與巴勒斯坦關係緊張,去年底受文化部之邀前往以色列觀展時,抱持藝術家「求真」的理念,陶亞倫仍啟程一探究竟。觀展之餘,他也前往巴勒斯坦感受當地氛圍,才驚覺媒體報導完全與事實不符。他表示,巴國其實不怎麼危險,現在反倒是歷史翻轉,巴國人民變成過往的以色列人。他形容他們如同被圈養在城市裡的動物,外出要被檢查,以色列人也不能進入,雙方無法會面、溝通,只有外國人能自由進出。

參觀當地監獄時,陶亞倫本有些不安,但在巴勒斯坦人親切的引導下,順利走完所有關卡,即便計程車司機也都很和善。在彼此互動的過程中,他對文化、社會的衝擊感觸尤深,並湧現下一個研究計畫的靈感。他發現巴勒斯坦人很希望被瞭解,便期望比照「自由人」的裝置,讓媒介通過以巴邊界,做即時直播的分身,幫助兩邊居民的感知及思想,不再受到政治及地理的限制。

對於嶄新的研究內容,陶亞倫打了有趣的比方,「比如說,我帶著直播走通關,我是乩童、他是神靈,他可以跟我講話,要我走哪裡就走哪裡。」他希望透過科技及研究方式,讓他國人民也能身歷其境,體會當今待解決的種族隔離問題。


藝術研究能看穿社會  期待學子應用於各處

除了「自由人」計畫正在進行、以巴的實驗構想在腦中滾燙,陶亞倫研究之餘也熱衷教學。即使政大不是藝術大學,但現代科技傳媒、電腦程式發達,他認為美術技能已不再是限制,且藝術的本質是視覺化的哲學,社會人文科學的思辨更加重要。

政大數位內容學程分有學士班與碩士班,融合資訊科學系與傳播學院的資源,平衡了科技理性與人文思維。身為主任的陶亞倫,稱讚政大學生非常優秀,具備豐富學識背景,只要課堂上予以啟發,就會有深層的感悟。此外,目前多數人停留在研究現象與理論,他便鼓勵學生嘗試創造現象,並重學術與實驗。尤其學生是電腦原生代,熟悉網路系統生態,對新媒體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強,他認為應該要釋放這些潛力。

陶亞倫期許學子透過作品說話,讓大眾感受科技媒體帶來的影響,以及未來人類可能會遭遇的事件。如此一來,學生本身也能知道科技與人類的交互作用、人類心底的感受及社會底層的事件,不論未來投入何種領域,都能加以應用並成為一大助力。


  
放置於陶亞倫研究室的兩座獎盃,右邊為華人藝術界最具   
陶亞倫形容自己從小就冷眼旁觀地觀察世界,因此對社會   
當代藝術精神的李仲生當代繪畫獎,陶亞倫於
33歲時獲獎   
的運作模式看得更為透徹攝影:林亭
,迄今仍保持歷屆最年輕的得獎人紀錄
攝影:林亭

 

最後修改時間:2023-02-01 AM 8:57

鼓勵學生跨領域、跨國、培養多元能力、服務社會、在世界發光發熱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