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學術知識與當地防災觀念 林士淵產學合作帶來新視野
【研究發展處 記者: 廖嘉嘉、花清荷/攝影: 廖嘉嘉】語調神情帶著自信,字字句句洋溢熱情,他正是身兼多職的地政學系林士淵教授。眼下他執行多項國科會計畫,其中《整合民族科學與空間科學以建置調適循環型災害溝通機制-整合遙感探測與部落感知之坡地災害偵測與驅動因素分析》探討如何在防災層面,拉近學術界與山坡地部落居民之距離,整合雙方可共享、共識的防災知識。此外,他亦擔任國立政治大學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以下簡稱產創總中心)營運長,不僅讓有創業夢想的學生、執行產學合作的師長們,得到多樣化協助與資源,也為國立政治大學提供智慧智財相關審閱與諮詢等服務,確保校方在智慧財產權上受到保護。
整合科學與民俗觀測 由不同細節看出災害徵兆
談起選擇地政學系的原因,林士淵大方地分享原本心繫建築的他,在個人興趣與分數考量的權衡後,最後決定投身與建築相關的地政學系。而這個人生決定,也讓他遇上與建築相關的測量學,本著鑽研學術的初心,林士淵選擇繼續攻讀研究所,一學學出興趣,最後順利完成博士學位,原先看似不經意的選擇,卻成為林士淵踏上研究道路的重要契機。
林士淵近期執行的國科會整合計畫《整合民族科學與空間科學以建置調適循環型災害溝通機制-整合遙感探測與部落感知之坡地災害偵測與驅動因素分析》起源自2009年,他與政大民族學系官大偉教授合作,進行多項原住民相關研究,也在研究過程中逐漸摸索出新道路,從原先的原住民土地管理,延伸到現今的災害觀測。「原住民部落較容易受外界忽略與誤會。」林士淵提到。事實上,選擇原住民作為研究的客群,除了與官大偉教授的領域相連結外,更起因於大眾對原住民的誤解。他表示:「可發現原住民部落對於自身的生活環境,很有想法跟概念。」許多人認為山坡地的災害,皆是居住在山上的部落居民砍伐或是耕作造成,但經過驗證後卻發現,原住民擁有屬於自身的豐富傳統知識,管理土地的方式與政府不同,正因發現這些不同但卻不為大眾所知的現象,林士淵希望能將其與相關的科學知識進行比較與整協助(照片來源: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合。為執行研究計畫,林士淵帶領團隊與部落居民交流。首先,他將衛星觀測資訊對比分析當地居民的資料,「主題就是試圖把兩邊拉得更靠近些,或從這兩者不同知識體系中,能產生怎樣的對話。」林士淵解釋。等待議題重點確定後,便必須著手取得科學資料及居民觀測資料。他表示,科學的觀測資料,主要靠衛星影像,輔以國防大學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林玉菁副教授所開發的部落居民災害回報工具,「她蒐集的資料是地面的,可以看到哪裏有樹倒了、有落石等等,這些潛在發生災害機會高的徵兆,迅速地記錄徵兆並回傳。」林士淵補充。而在地居民的觀測資料,則是源於平日對於不尋常現象的紀錄,「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是,衛星紀錄所估算不穩定的地方,能與居民的回報具有一致性,這表示不同方法、不同距離,對在地的觀察都可得到相同結果。」
提及未來研究走向,林士淵表示,除了加強資料蒐集上的完整與深入外,也想從輿論及社群媒體取得研究資料,瞭解人們對於地區、地形及其變動的看法,而針對可能的資料來源,林士淵指出,接下來的時間,會將多種關鍵字放入各式社群媒體中進行嘗試。
發揚創業樂趣 林士淵投身產創總指揮
上述提及的整合計畫除了是一門研究外,林士淵也將其視為一種產學合作。他表示,計畫的主旨是透過與當地居民合作,建立居民對環境災害的感知意識,「計畫本身經費不多,但是生命無價,能夠把環境照顧更好、瞭解更加透徹,便是計畫的價值。」他笑著說道。除此之外,整合型計畫也與國家災害防救中心合作,透過中心將計畫往各種不同層次發展,將校內理論結合校外產業,做出實質的產學合作,這也恰恰對應了林士淵另一個身分-產創總中心營運長。
2021年,林士淵與幾位老師共同參加「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以改善政府與部落之間對於坡地災害資訊與知識的雙向落差為題,嘗試開發災害觀測物聯網與災害觀測APP,團隊榮獲首獎,他也將競賽成果延續至國科會計畫中。透過這次成功經驗,林士淵發掘創意實踐的趣味,賽後他也透過自主學習,研究如何找出計畫痛點,從根本改善解決;就在同一時間,競賽單位也在持續輔導團隊完善計畫,進而衍生新創公司,此舉引起林士淵的注意。他說:「希望透過分享創業學習的經驗,也讓校內師生體會其中的樂趣。」林士淵深知創業教育模式的優勢,讓他勇於接任產創總中心營運長,帶領產創總中心執行產學專業協助。
產創總中心主要分為四個業務主軸:第一項為「產學合作」,以校內老師與學生為服務對象。除了提供講座與活動,培養學生創業家精神,也開設課程與設置競賽,引導學生走上創業的道路;而教師方面,則連結各領域教師專長與校外產業需求,促成更豐富的產學合作計畫。第二項是「創新育成」,主要輔導學生培養創新創業的思路,與未來職涯規劃結合。從早期的租借辦公室給學生,到透過課程,給予有志學子創新想法。而課程開設方面,分為學分及非學分課程,學分課程與各式學校及教師合作,教導創新創業知識,非學分課程則提供專業建議,讓有創業想法及需求的學生能快速與外界業務接軌。另外也包含業師演講、競賽舉辦等,讓學生透過多種管道,跨出創業的腳步。
除了產學合作及教學方面的業務,產創總中心第三項主要業務為研創大樓的管理、租借與營運,林士淵提到,產創大樓雖位處偏遠,但出租多個研究室及辦公空間給外部公司,許多新創公司也以此作為創業基地,「它是一個提供給大家使用的空間。」林士淵強調。第四項業務為負責學校的智財法務,避免師生在智財領域上到侵害,林士淵解釋,校方的任何計畫,凡與國科會以外的單位簽署合約,內容有涉及智慧財產權約定之條款者,行政流程上皆需要得到產創總中心的審核蓋章,才得以放行,「我們在保護政大跟外界的合作不要有損失,範圍包含智財分配、權利金等。」對於智財法務的服務,林士淵表示,這是輔助全校性的極重要任務。
產學合作創業教育 為師生帶來多元機會
產創總中心的業務廣泛,但核心仍聚焦於師生的產學教育,林士淵解釋,學校老師的產學合作並非侷限與校外產業結合,更有許多計畫是與政府部門連結合作,提出政策上的評估與建議,「要強調一件事是,政大的產學合作類型,比大眾所認知傳統的產學合作更多元。」林士淵補充,多數學校的產學合作為與業界廠商共同研發專利、技術或是產品,而政大產學合作對象多為政府機關,合作成果有時非為實體,而是政策的形成或是著作發表。他以政大政大會計學系吳安妮講座教授為例,她與企業共同執行AVM智慧製造工業流程的國科會計畫,就是由政府、國科會及產業三方合作,後續創造十多項專利的成功案例。「有了成功的案例,我們便可透過類似的途徑,引導更多產學合作的可能性。」林士淵提到。
除了政策合作外,林士淵也強調各學院都有在產學合作中發光發熱的方式,以外國語文學院為例,曾有計畫以各式語言看臺灣,並出版一系列相關書籍,便是透過外語專業達到不同的產學成果。林士淵認為,這些合作可提升社會價值,達到多元面向及國際上的拓展,「可能跟典型創造高收益價值的產學模式很不一樣,我們不見得追求很高的權利金與收入,而是能夠發揮政大的影響力。」林士淵強調。
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服務推廣(照片來源:產學營 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姜義峻專案經理,為「步同
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 步移動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創業輔導,提供專業的建議與
協助(照片來源: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