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走入研總 一覽文山宗教文物地圖

專題報導
張貼人:陳育亭公告日期:2014-07-31
裝飾性圖片
華人宗教研究中心主任李豐楙期盼從文山宗教地圖展出發,近一步拉近和社區關係。攝影:劉晏如。
華人宗教研究中心主任李豐楙期盼從文山宗教地圖展出發,近一步拉近和社區關係。攝影:劉晏如。
校長吳思華在文山區宗教地圖上標上政大位置,象徵政大與社區緊密關係。攝影:劉晏如。
校長吳思華在文山區宗教地圖上標上政大位置,象徵政大與社區緊密關係。攝影:劉晏如。
透過師生共同完成的文山區宗教調查,帶領大家更了解社區歷史文化。攝影:劉晏如。
透過師生共同完成的文山區宗教調查,帶領大家更了解社區歷史文化。攝影:劉晏如。

【校訊記者章凱閎報導】走進研究總中心,配合落成,寬敞的一樓大廳呈現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策劃的文山宗教地圖特展。走進展場,粉紅色大燈籠率先映入眼簾,遠眺展場最深處還有片巨型「文山宗教地圖」,加上各種文山區宗教文物及歷史圖像、影像,引領觀眾「走」進文山地區,一探豐富的宗教風貌。

「早在康熙年間,即有漢人至文山地區開發,早期稻田、茶園、水圳、渡船頭的記憶,均需透過耆老的口述才能想像…。」巨大看板上細細描述文山區開墾歷史。華人宗教研究中心主任李豐楙表示,政大在文山區一甲子時間,如今終能實現宗教所在地關懷的願景,跨出文山地區宗教研究的第一步,盡學術研究、教學專長,描繪文山地區的歷史人文軌跡。

「你知道道南橋另一端有什麼嗎?」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秘書洪儷倩觀察,許多政大師生對木柵一帶並不熟悉,因此這次展覽還融入文山在地史料,並詳細介紹文山區宗教場所,包括具代表性的指南宮、忠順廟、木柵集應廟、景美集應廟、文山天主堂、長老教會,以及文山本土民間信仰福德宮、風動石等。

除了師長們貢獻學術專長之外,逾百位修習宗教所副教授李玉珍「生命探索與宗教文化」課程的政大學生,也實地調查20間文山地區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場所,以文字、圖像、影像方式記錄教堂、廟宇的沿革、改建歷史。李豐楙稱讚,在政大師生合作發揮獨特創意下,這些作品為特展增添年輕氣息。

回應政大師生熱情,指南宮、忠順廟、景美集應廟都提供逾百年的文物參展,其中忠順廟出借巨型彩繪燈籠、超過百歲的樹根製香爐;景美集應廟提供「古老籤筒」以及神像繞境時穿著的衣裳,讓政大師生就近與古老珍貴的宗教文物面對面。

「雖然是第一次談出借文物,但社區居民都十分友善,」洪儷倩欣慰,在歷時四個月籌備期中,除了居民大力相助,策展過程中見證文山移民痕跡,也與200年前的古人建立跨時代的連結。

「文山宗教地圖特展只是為『文山館』暖身。」李豐楙預告,政大未來將持續一系列記錄社區發展計畫,還預備打造「文山館」記錄文山區的開發史、現代樣貌及未來發展可能性。

文山宗教地圖特展開幕後,配合研總全面開放時間,預計九月超政新生營起開放師生自由參觀,預計展至今年10月。

最後修改時間:2014-11-06 PM 1:35

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