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從興趣出發 大專計畫得主鼓勵嘗試研究

首頁-焦點訊息
張貼人:劉玉玲公告日期:2016-01-12
裝飾性圖片

【校訊記者葛禧洋報導】從事研究不是研究所以上師生的專利,鼓勵學士班學生也能提早進入研究領域,地政系廖雅虹、法律系邱柏誠、政治系翁立紘和資科系葉佩雯11日分享申請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心得,推薦同學們從興趣出發,從執行研究計畫中探索自己對研究的熱誠。

為培養優秀研究人才,科技部每年開放大二以上學生提出研究專題計畫,提供補助金和獎項。研發處11日邀請廖雅虹等四位103年獲得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創作獎得主公開分享經驗,幫助更多同學認識這項計畫,並掌握申請及執行秘訣。

廖雅虹從《國土計畫法》出發,以北部泰雅族為例,研究原住民特定空間計畫。他建議,尋找研究方向跟主題時,最好從自己的興趣著手,「研究動機」要能顯自己研究的價值。

他也推薦同學勇於跨出自己的專長,觸碰一些平常沒有機會接觸的領域。不過邱柏誠認為,不管本領域或跨領域,只要是對社會有貢獻的研究,就有它的價值。

實際執行研究計畫時,得主們都強調「文獻回顧」非常重要。翁立紘提醒,多看相關期刊論文,從中反思,抓到突破切入點,研究才有價值。他也強調,撰寫學術引注時一定要小心仔細,千萬不要抄襲。

近來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邱柏誠分析中央與地方對於食品衛生安全問題立法的權限劃分,他提到,法學相關研究可以多看報章雜誌,從時事中找出問題探討。廖雅虹則推薦Google學術搜尋系統和政大學術資源探索等系統,「裡面有很多資源,大家可以多多利用。」

除了自身努力外,四位得主更肯定指導老師的重要性。邱柏誠叮嚀,不但要盡快尋覓合適的指導老師,研究過程中也要密切與指導老師討論。雖然指導老師不見得會指示明確的方向,但能提供很多素材,協助學生自由思考和醞釀。

葉佩雯也表示,在研究過程中不要一個人埋頭苦幹,遇到問題必須盡快與指導老師討論,才能突破研究困境。

回顧執行研究計畫帶來的收穫,葉佩雯說,第一次嘗試寫學術論文,讓他了解許多規範和細節,不僅如此,他更認同因為這項計畫,能發掘自己對於研究的熱忱,也因此找到進入研究所深造的目標。

廖雅虹同樣肯定從計畫能學習嘗試執行研究,不僅如此,還有參加碩士班推甄考試加分、獲得獎學金等實際獎勵。

推動更多同學踴躍申請計畫,研發處表示,政大已經訂定申請即可獲得5000元補助,獲得科技部補助再加碼補助5000元的鼓勵措施。今年校內線上截止收件時間到2月18日下午五時,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們能把握機會爭取資源。

最後修改時間:2016-01-13 AM 8:38

113 學術研究特優獎獲獎訊息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