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烏克蘭學人Igor Piliaiev教授蒞臨演講 分析面對東西政權的烏克蘭局勢

專題報導
張貼人:許靖宜公告日期:2019-03-26
  外交系訊】 外交系於108年3月26日邀請來自烏克蘭教授Igor Piliaiev,以「The Ukraine Crisis in the Northeast-Asia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為題發表演講,針對烏克蘭國際政治與安全議題,分享其精闢見解和研究心得。教授Igor Piliaiev擔任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基輔法律大學(The Kyiv University of Law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kraine)教授之外,現為臺灣獎助金訪問學人。

Piliaiev教授首先由烏克蘭歷年GDP變化切入主題,並指出烏克蘭經濟除了受到中國進出口影響之外,也受到烏克蘭政治變局及國際政治的影響。接著,教授以「不規則碎裂」來形容烏克蘭在歐洲的安全議題。烏克蘭位於歐洲中心,西接歐盟,東接俄羅斯,在政治與安全方面受東西方政權影響十分大。
 
若以歷史角度切入,烏克蘭原是由東斯拉夫人為主體而建立的基輔羅斯王國(西元882年至1240年),在基輔羅斯王國的全盛時期,其領土版圖曾佔據歐洲三分之二以上。基輔羅斯沒落後,神聖羅馬帝國(西元10至19世紀)便成為歐洲最具權威的王國,而烏克蘭則逐漸變成各帝國之間爭奪的腹地,「Ukraine is the result of the European history」Piliaiev教授說道。
 
Piliaiev教授說明,由於歷史性及地緣因素,烏克蘭人口主要由烏克蘭族與俄羅斯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組成。除此之外,烏克蘭深受俄羅斯、波蘭,及奧地利地緣的影響,語言、文化,與共享價值亦是其特色。Piliaiev教授特別提到位於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Donbass),頓巴斯是一個歷史、經濟、文化與俄羅斯密切相關的地區。雖然前蘇聯解體後,頓巴斯由烏克蘭收歸為領土,但其文化與民族淵源仍與東鄰的俄羅斯深深交織在一
 
在烏克蘭國內政治方面,Piliaiev教授表示,即將於今年(108年)三月底進行總統大選的烏克蘭,正面臨一項國家的新挑戰—如何在新世界變局中團結東西烏克蘭人民。而目前,國內民調拔得頭籌的是一位喜劇演員出身的候選人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打著民粹主義的口號,這位政治素人呼籲「烏克蘭人民應該享有更多權利」,主張人民應該要能夠發起更多公投、享受更正義的社會、過更安全的生活。除此之外,哲連斯基也對東烏克蘭戰爭表態,指出必須盡快結束戰爭
 
最後,Piliaiev教授點出,眼下歐洲的未來難以預測,除了英國脫歐之外,歐盟各成員國內部也存在許多分歧,以及極端份子的威脅,而烏克蘭置身於此,更應做好國家政策的彈性,以因應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
 
在演講最後的Q&A時間,與會師生一同對烏克蘭處境進行探討。一名外交系同學詢問關於烏克蘭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是否會引起俄羅斯反感。對此,Piliaiev教授回應道,無論烏克蘭與俄羅斯在何種事上產生摩擦,雙方都應該妥協並協商出最和平的方案,而中國與烏克蘭的合作能有助於提振國內經濟與基礎建設的投資,故在此事上,烏克蘭與俄羅斯應該以更好的解決方式來取代不必要衝突。(轉載自校訊新聞)


外交系主任連弘宜教授為本次演講開場,並熱情歡迎Piliaiev教授(照片來源:外交系)


Piliaiev教授解釋烏克蘭歷史上政權更迭的經過(照片來源:外交系)


外交系學生於Q&A時間詢問Piliaiev教授關於烏克蘭與中國合作的問題(照片來源:外交系)


與會師生一同和Piliaiev教授大合照,劃下演講圓滿的句點(照片來源:外交系)


最後修改時間:2019-03-29 AM 9:48

113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