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外交系「探討中國大陸多邊外交的新思維及未來走向」論壇 圓滿落幕

專題報導
張貼人:許靖宜公告日期:2019-11-05
  【外交系訊】外交系於10月31日與中共研究雜誌社共同主辦「探討中國大陸多邊外交的新思維及未來走向」論壇,分別以「多邊外交政策」及「多邊安全合作」兩大主題進行論壇。由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邱稔壤以及名譽教授林碧炤分別擔任兩場論壇的主持人。

第一場次以「中國大陸多邊外交政策思維與特點」為題,邀請到國防大學戰略所教授楊仕樂與中正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趙文志,以及政治大學東亞所教授薛健吾,分別以國際政治、全球經貿與亞太區域等三個觀點切入,針對中國大陸的外交政策進行探討,並由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擔任評論人。

楊仕樂以三個不同觀點看中國大陸與西方多邊主義的關係。他指出部分學者認為中國大陸的多邊外交僅是對西方所界定的多邊主義陽奉陰違,然而也有部分學者認為中國大陸重新詮釋多邊主義的意思,以符合普世價值的語言,並進一步影響各區域的多邊制度。楊仕樂以東協為例說明中國大陸的多邊外交如何切實影響東南亞區域政治。趙文志則以戰略角度說明中國大陸如何將中美貿易衝突及川普單邊主義的態勢,轉化成建構自身維護全球經貿制度的捍衛者角色,企圖形塑中國大陸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薛健吾則談及台灣在亞太區域經貿制度如何自處,台灣與亞太國家在減低對中國大陸的過度貿易依賴有著相同利益,台灣應重新思考如何在避險及集體行動中取得合宜平衡。

第二場次以「中國大陸在地區多邊安全合作外交新思維方式」為題,邀請到台灣經濟研究院APEC研究中心副執行長周子欽、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後研究員張珈健,以及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分別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東協區域論壇(ARF)與人權等三個領域觀察中國大陸多邊外交的侷限與影響,並由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兼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黃奎博擔任評論人。

周子欽指出中國在APEC議題上漸趨守勢,如2014年中國倡導的「連結性主席之友」論壇(Friends of the Chair on Connectivity)成效不佳遭歐美國家要求退場等挫折,對台灣的參與而言是一個機會。張珈健則以東協國家為例,說明其如何在中美衝突之間勉力維持中立,也建議台灣須更注意東協論壇內關於南海問題的討論。孫國祥介紹中國大陸近年來開始在國際人權領域上展現積極態度,例如利用人權理事會「普遍定期審議」(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舉辦「南南人權論壇」(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s)等,企圖以生存權取代人權,擴大中國大陸的人權話語權。

本次論壇與會貴賓十分熱烈討論中國大陸在多邊外交政策及安全合作的分析,並結合各方學者自身實地的觀察與經驗,為本次論壇留下精實豐富的研究碩果以及圓滿的句號。(轉載自校訊新聞)

  
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邱稔壤(照片來源:外交系)    中正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趙文志
                                                                                 (照片來源:外交系)
 
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後研究員張珈健(照片來源    與會學者合影(照片來源:外交系)
:外交系)
最後修改時間:2019-11-07 AM 9:06

113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