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泰雅族知識研究中心第二次共識會議 致力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承

專題報導
張貼人:許靖宜公告日期:2023-05-09
  【泰雅族知識研究中心訊】近年各界對於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討論越來越蓬勃,相關研究不僅以民族誌方法系統性的了解一個民族的語言與知識分類,更是為了追求知識建構的「去殖民化」。種種努力也影響到政府政策面的執行,《原住民族教育法》第5條規定於2019年6月19日修正公布後,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應會商教育、科技、文化等主管機關,以發展與厚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長程計畫及積極獎勵原住民族學術及原住民各族知識研究,並尊重各族知識自主性與族群獨特性。爰此,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於2022年5月經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稱原民會)核定,成立泰雅族知識研究中心,期盼作為交流、中介、知識研究共同生產的平臺,連結部落社群及相關學術單位,藉由盤點、收集、分析各流域之泰雅族知識,透過「知識內容-知識的實踐者-知識實踐的場域」三層次的研究交織,逐步建構完整的泰雅族知識體系。

本中心意識到知識架構是當代的創造,因此將「知識架構圖的討論」定位成平臺與媒介,讓大家能夠藉此去述說自己所認為的知識、規範等意義。過往的研究中,累積了很多研究者的創造跟分析,但這是未與大眾取得共識的成果。目前本中心希望透過前往不同地區邀請耆老、教育者、各領域的知識實踐者等泰雅族人,從他們的詮釋中,找到一個認為最接近、最合適的表達方式。也期待未來透過與泰雅族課程發展中心的合作,創造出更適合教育泰雅族下一代的課綱、課程設計。

第二次共識會議於3月25日在南澳鄉泰雅文化館辦理,就第一次共識會議所產出的成果繼續深化討論,包含有關泰雅知識的核心價值圖可以如何調整與延伸,以及在部落當代重要議題所產生的知識有哪些?而這些產生的知識可以如何被分類等議題。本場次參與人員來自不同年齡層、領域,當天也激起非常熱絡的討論。其中中生代族人認為知識核心應著重在泰雅族人動態、永續、生存的能力,適應外在環境,形成內在的社會規範與建構社會關係,以面對不斷變遷的生存世界,因此知識核心應該是動詞而非名詞。假若知識核心是停滯不前的靜止狀態(非動態),則無法回應當今部落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另針對知識分類,有族人提出應思考過度純粹化、分類後,恐造成知識脫離土地、實際情境、去脈絡等危機。族人也建議知識中心必須持續檢視對知識架構的預設想像,完整呈現泰雅族知識外,也要體現知識的地方性差異,最終才能實踐在日常生活、文化發展的需求。

透過每次到不同流域及部落對話,本中心不斷累積各方意見、紀錄並分析各場之產出,就如同織布一樣,它需要時間去沉澱及來回檢視,在線與線交織的當中,這條布的雛形也漸漸再成形了,而本中心亦將持續與族人朋友們一同努力編織(知)下去。
   
碧候部落耆老陳德清(Wilang_Noming)   分組討論如何建構泰雅族知識體系及知識核
為本次共識會議進行勉勵。(照片來源:泰  
心價值。(照片來源:泰雅族知識研究中心)
雅族知識研究中心)
   
綜合討論。(照片來源:泰雅族知識研究中  會後大合照。(照片來源:泰雅族知識研究
心)                                                                 
中心)
最後修改時間:2023-05-09 PM 12:40

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