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社科院PPESA跨域對談 美援與臺灣的高成長

專題報導
張貼人:朱廣方公告日期:2023-05-24
  【社科院訊】沒有經歷高成長階段,就沒有高所得的經濟體,但高成長又如何達成?亞洲四虎之一的臺灣,高成長啟動引擎究竟是什麼? 社科院PPESA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本學期壓軸跨領域對談講座,5月23日中午第三次邀請臺大經濟學系名譽教授吳聰敏,接續前次演講的餘韻分享其最新研究心得。對談人則邀請到本院公共行政學系民主治理專家陳敦源老師,帶領滿堂師生回到1960年前的臺灣,進行經濟與政治的對話。

吳聰敏強調,數據顯示1960至2000年間,臺灣經歷持續40年的高成長,舉世罕見。許多文獻肯定1960年代前臺灣財經官僚在經濟政策制定上的貢獻。然而他卻從史料與數據中發掘出不同的解讀,指出美援及伴隨美援的美方政策建言,可能才是啟動臺灣高成長的關鍵因素。1950至1965年間的美援,改變了臺灣的制度。他分析1950年的政治軍事緊繃下,臺灣堅持經濟管制,面臨惡性物價膨脹、貿易逆差與高失業率。對駐臺執行美援的美國安全分署而言,美援填補財政赤字穩定物價後,應以出口縮減貿易逆差。但國民政府卻選擇進口替代,發展紡織業之餘,管制進口及匯率。

數據顯示,以進口替代縮減逆差的策略顯未奏效,新臺幣被高估,紡織品無法出口。然而,1960年代初期,紡織與電子產品相繼啟動出口,造就穩定貿易順差及高成長。何以認為這並非國民政府財經官僚之本意?1950年代美國安全分署安排經濟顧問團來臺提出匯率改革建言,而深信經濟學說的新分署長郝樂遜(W. C. Haraldson)亦建議減少國防支出,並增加儲蓄。然而當時皆未獲臺灣當局採納。直到尹仲容重回政壇,為爭取美援之延續,才開始選擇性接受郝樂遜著名的「八點財經措施」建議,提出加速經濟發展計畫大綱。即使國民政府並未全盤接受美國獻策,但其中控制軍事預算、匯率、貨幣、稅制等有利出口導向之基礎條件,則成為1960年代後國際電子廠商投資臺灣的重要利基。

對談人陳敦源以政治學的方法切入吳聰敏的研究,指出政府官員從上到下的決策,無論是否民主,仍須有正當性基礎。從政治經濟學對英國財經與民主發展的解讀觀察,統治的邏輯也同樣在當時國民政府是否接受美援時代美國建言中展現。經濟治理得當,社會控制就有正當性。然而一開始國民政府不能接受經濟思想治理,就錯失良機。治理邏輯、自由經濟與社會控制之間的拉扯,可能是經濟學較少納入討論的面向,卻可能是故事走向的關鍵。而從國際政治研究觀察,美援可謂地緣政治的控制工具,在符合美國利益下的前提下行動。包括對臺財經建言,也是以美國自身的尺規加以衡量。美援為何意圖啟動臺灣經濟成長?恐怕是尚待回答的議題。吳聰敏也同意陳敦源所言,認為歷史研究最怕後見之明,惟礙於可得資料不足以證明因果關係,目前只能以正相關的方式證明推論並非謬誤。

與會的政大師長眾多,在有限的時間內仍進行不少交流對談,包括如亞洲四虎的計畫經濟與高成長是否正相關。與會師長透過童年回憶也發現,美援確實有其轉變臺灣體制的分量。文獻難以捉摸的是當年各方決策者的真正想法,尤其在複雜詭譎的國際政治脈絡下。還原真相或為奢求,研究者僅願透過更多的資料整合,在嚴謹的方法論上建立歷史論證,而這也是臺灣整體發展史研究的課題。臺灣經濟發展屢次對談與討論意猶未盡,且不斷發掘新問題,也讓跨域對話成為令人振奮的研究動力。(轉載自校訊新聞)

  
臺灣經濟史400年的第三部曲,談1950年代 吳聰敏老師的演講次次都吸引眾多師生報
以來的經濟發展(照片來源:社科院)              名參加,並熱烈參與討論(照片來源:社科院)  
 
陳敦源老師從國際政治研究觀察,探討美    座談結束後,仍有許多師生留下來繼續和
援為何意圖啟動台灣經濟成長?
(照片來源   吳聰敏老師交流,並辦理小型簽書會(照片
:社科院)                                                      
來源:社科院)   
最後修改時間:2023-06-01 AM 9:06

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