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透國際關係 暸解戰策謀略 外交學系連弘宜傾心俄羅斯研究

首頁-焦點訊息
張貼人:朱廣方公告日期:2023-12-28
裝飾性圖片
  連弘宜目前擔任國立際事院院長,擅長俄羅斯研究攝影:許芷婕)




【研究發展處 記者: 花清荷/攝影: 許芷婕】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暨國際事院連弘宜院長,年輕時赴俄深造,成為臺灣著名俄國研究學者,今(2023)年則以《普京時期的俄羅斯與歐盟關係:俄羅斯與東歐國家關係及俄羅斯與西歐國家關係之比較研究》通過國科會年期研究計畫補助,是連弘宜的俄羅斯與歐亞大陸主題研究中的第五項研究案。


陰錯陽差赴俄
點燃學術熱忱

爽朗的笑聲、大方的神情,「來!找一個喜歡的地方坐」,初次見到連弘宜教授,感受到的是一股從容不迫、優雅得體的氣質,擔任國立際事院院長及外交系教授,專攻俄羅斯研究的他,也時常到各大媒體向大眾分析烏俄戰爭局勢,善盡社會責任,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對他而言,當初選擇研究俄羅斯,其實也帶著某些因緣際會,或可謂命中注定。

連弘宜大學就讀國立外交系,因為對所學有興趣,決定報考公費留學,繼續出國深造。原先外交學門的公費考試國家大多以美國和法國為主,意料之外的是,在他報考年,公費留學的目的地國家改為「獨立國協」,可自由選擇獨立國協中的其中一個國家就讀

「大家可能覺得前往俄國會有一點陌生,但其實國際關係就是在講美蘇對抗。」連弘宜指出,他大學時期在臺灣學習,當時的學術風氣主要以美國視角觀看蘇聯,到了俄羅斯便能學習以俄羅斯視角觀看美國,真正瞭解雙方對待這段歷史背景的箇中差異,以及因應陣營、環境不同所產生的各項觀點,因此當時沒有太多遲疑,評估過後他便毅然決然地選擇前往俄羅斯求學,也從此開啟人生新方向


善盡社會責任
秉持客觀論點

俄國修讀國際關係雖收穫良多,不過,國際局勢總是瞬息萬變,這也是每位外交學者都需要面對情況。連弘宜分享,2013-2014年他曾到美國哈佛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一年,該校戴維斯研究中心(Davis Center for Russian and Eurasian Studies)是冷戰時期美國對蘇聯的研究重鎮,在學術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連弘宜達時便發現,有關俄羅斯議題的研討會始終門可羅雀,與會年齡層也偏高,反觀有關中國議題的研討會則是座無虛席

在歷史課本中,美蘇對峙無疑是二十世紀晚期最熱門的國際議題,但在現實中,隨著蘇聯解體、世界局勢改變,同時也連帶著外交學界的研究重心轉移。連弘宜説:「美蘇對峙結束後,俄羅斯的議題基本上
也隨之。」冷戰後的世界究竟發生什麼,之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美國更加壯大、中國崛起,在蘇聯消失後,俄羅斯也快速息影於世界強權國家。


不過,對連弘宜而言,過去所學並沒有隨著世界局勢改變而式微,反而在對應現今國際事件時,
他總能開創出不同於臺灣主流媒體的視角。他分享,自己在俄羅斯所學習到俄國和美國兩者差異,同時也能應用到近期的以巴事件中,美國對以色列的無條件支持。他指出:「如果站在美國過去傾向同情弱者的標準來看,美國應該要協助的應該是巴斯坦,但只要提到以色列,美國都是無條件的挺。」以赴俄羅斯求學的經驗,他跳脫臺灣輿論經常普遍親美的趨勢,點出如今西方強權國家在具有主宰權的前提下,在決策方面經常缺乏統一標準,造成「球員兼裁判」的現象。


除此之外,對於臺灣主流媒體有關國際局勢普遍只有單一論點
,他也感到擔憂。連弘宜提到:「我認為媒體應該適時提出不一樣的聲音,如果都是同樣的意見,對於要思考任何議題並沒有太大的助益 」除了提出建議,連弘宜也身體力行,過去時常在媒體節目中分析烏俄戰爭局勢,以自身的專業背景,在相關議題中向大眾發表自身觀。「我認為這是大學的社會責任。」他篤定地說。

 

因應世界局勢 俄歐關係成目前研究重心

談及如今俄羅斯在世界版圖中的地位,連弘宜也提到,俄羅斯經濟成果已經大不如前,除了須注意毀滅型武器外,這個國家對美國無足輕重。而俄國其實希望能和美國保持良好關係,但經過2007年,美國希望在波蘭和捷克設置飛彈系統及雷達站,遭俄國質疑破壞當初方同意北約可以東擴但武器不部署在新加入的國家之默契,以及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俄國受到美國及歐洲國家制裁後,便轉而投靠歐亞大陸的另一,同為泱泱大國的外交夥伴-中國。

 

「中俄兩國是必須背對背合作,才能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壓力。」連弘宜指出,也由此可知,在如今分為美中兩派的世界版圖下,俄羅斯與中國具有相當程度的共識及革命情感。而為了因應俄國不斷變化的外交情勢,連弘宜自2014年便開始研究普京統治下的俄羅斯,在軍事策略及對外政策中的演變,同時,也已經對於俄國和中國、東亞、東南亞、南亞及中東做過深入剖析,今年則以《普京時期的俄羅斯與歐盟關係:俄羅斯與東歐國家關係及俄羅斯與西歐國家關係之比較研究》獲得國科會年期研究計畫補助,正式將研究地圖深入歐洲。


若提及歐洲與俄羅斯的關係,連弘宜也提出自身見解,他認為東歐國家分成「蘇聯東歐」及「俄羅斯東歐」。「俄羅斯東歐」便是過去的蘇聯國家,例如烏克蘭、白俄羅斯等,而「蘇聯東歐」則為過去實行共產主義、鄰近蘇聯的國家,包含: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在這次的研究案中,他希望對於這些曾在歷史中具有特殊背景的東歐國家,深入探討他們加入歐盟後,是否會有哪些不適應之處,或是為何他們總在歐盟中扮演強力反對俄羅斯的角色,以及其和西歐國家的差別。


同時,觀連弘宜過往的俄國研究,不難發現其將研究類型分為「戰略研究」及「關係研究」兩部分,他也補充說明,「戰略研究」主要重點是具有執行的可能性,雙方均有共識或能力執行的策略,或是元首間時常交互往來,關係密切;而假如只有想法,但雙方是處於排斥狀態或執行可能性較低,便會命名為「關係研究」,重點是將關係提升,而非更有計謀性的戰略。也是因為如此,歐盟和俄國的關係目前仍然處於低落期,因此將本次的研究案命名為「關係研究」。

鼓勵學生行萬里路 未來盼開拓北極研究

連弘宜的俄國對外關係及戰略研究,從中國開始,繞行亞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後,如今來到歐洲,而提及未來,他眼神一亮地說道:「再來當然就是美國,就暫時完成繞行歐亞大陸的任務。」但他並不打算就此停下,非洲、中南美洲、大洋洲等領域尚在他的辦清單中,除此之外,他也希望能夠進行俄國的北極政策相關研究。「俄羅斯的領土基本上有一半都鄰近北極區,如果北極航道開放通行國際地位一定會愈趨重要。」同時,他也希望深入研究俄羅斯的國內政治,包括政權權力的基礎及傳承等議題,內外兼修,更全方位地瞭解這個國家。


具有豐富學術經驗
連弘宜也強調,研究一定要包含興趣,議題的發想也同等重要自己剛好在年輕時到了俄羅斯,從此找到研究志向他也鼓勵同學:「年輕的時候出去走走看看很有助益。」此外,他也肯多方接觸的重要性,在擔任外交學系教授及國際事院院長期間,很幸運能夠不斷地與來臺的俄國同學交流,彼此激盪出更多元的論點,刺激他對於新研究題目的想法。


投身
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自身的努力外,總也需要因緣際會,如同連弘宜與俄羅斯的相遇。在年輕時前往一個離家鄉4369公里、時差5小時的異國城市,用往後的人生持續研究,深入解、探索,所投注的情感就有如第二個家鄉般,連弘宜以寶貴的人生時光,撰寫外交研究領域的專業、勇敢與情懷

 

  
連弘宜長年投入俄羅斯國際關係研究,以所學專業善盡       國立際事院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外交
社會責任攝影:許芷婕)                                                   領域學院,時常有來自各國的外賓造訪,圖中海報的
                                                                                               造訪人士為來自烏克蘭的訪問學者Dmytro Burtsev
                                                                                               
攝影:許芷婕)
                                                                             


雖同時擔任教職與繁忙的行政職務,連弘宜提及未來研究
規劃時,依舊充滿學術熱忱(
攝影:許芷婕)
最後修改時間:2023-12-28 PM 1:39

獲獎訊息獲獎訊息獲獎訊息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倫理線上審查系統政治大學出版社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