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珠
教育學院|師培中心

葉玉珠 特聘教授

簡介

研究專長

 教育心理學、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數位學習、認知心理學

經歷

  • 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特聘教授 (2008/8 ~迄今)
  • 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 教授 (2003/2 ~ 2008/7)
  • 國立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與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 副教授 (1997/8 ~ 2003/1)

113學年 研究特優獎

  • 研究專長為教育心理學、正向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數位學習。
  • 近五年來的研究,聚焦於將正向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重要概念融入遊戲導向學習,並結合行動裝置與正念學習的實驗操弄,以及將永續發展目標融入課程與教學,系統性地檢驗創造性思考、批判思考與創意問題解決之學習成效,並深入探究其關鍵影響因素、認知歷程與神經機制。
  • 曾獲97與109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並入選2021與2024年度全球前2%年度頂尖科學家以及2024終身影響力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此外,亦曾獲政大12次研究優良獎與4次研究特優獎,本次為第五度獲得研究特優獎。

112學年 研究優良獎

  • 長期以提升學生「創造力」為其研究議題主軸,不僅探究創造力的認知歷程與其影響來源因素,並嘗試建構相關理論模型進行實驗式教學,尤其是結合數位化遊戲導向學習以促進學童之創造力的探究。
  • 研究結合數位學習、資訊科學、正向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實驗教學研究,研究成果發表於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等該領域知名國際期刊,具跨域性、創新性與價值性,對學術研究發展有具體貢獻,在國內教育界具有領先地位,且已達國際水準。

111學年 研究優良獎

  • 長期以「創造性思考」為其研究議題主軸,以遊戲導向學習(game-based learning)或創意問題解決為內涵,探討創造力的認知歷程與影響因素,並建構理論模式進行實驗教學。代表著作有焦點,具創新觀點及影響力,在該領域屬一流之作。
  • 整體研究表現優異,持續有水準之上的研究成果發表出版。研究成果多元、跨領域,近年的研究兼採用創新研究方法,並融入多領域學科,有加深與加廣的成效,其學術表現,具有系統性與開創性,為研究與實務上兼具優秀的人才,在國內教育界具有領先地位,且已達國際水準。

110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究主題以創造思考為主軸,以遊戲導向學習(game-based learning)、數位學習或美感體驗為基礎,探討創造力的認知歷程、理論建構與教學應用,領域涵蓋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正向心理學、數位學習、美感與設計學習等。
  • 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優質的期刊,研究成果多元、跨領域,近年的研究兼採用創新研究方法,並融入多領域學科,有加深與加廣的成效,其學術表現,具有系統性與開創性。

109學年 研究特優獎

  • 研究成果多發表於教育、心理或是數位學習等學術領域的國際優質的期刊,質量俱佳。其研究有助發展素養導向課程,所研發的培訓課程,可供作發展相關教材與課程的重要參考,具社會貢獻。
  • 近年的研究兼採用創新研究方法,並融入多領域學科,有加深與加廣的成效,其學術表現,具有系統性與開創性,位居該學門的領先地位並已達國際水準,並榮獲109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108學年 研究特優獎

  • 長期投身於創造力教學與評量相關研究,近年來更積極從事跨領域研究議題,跨足數位學習、正向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等領域。
  • 其研究具系統性,結合數位學習驗證各項假說,不論實用性或理論性皆具重要性。研究成果發表於數位學習領域的重要期刊,質量均佳。
  • 在學術服務方面,擔任國際學術期刊編輯委員、審查委員,在學術研究與教學實務上,具啟發與貢獻。

107學年 研究優良獎

  • 長期致力於研究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等相關議題,並發展測量工具(例如:自陳式量表)
  • 研究專長橫跨教育心理學、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數位學習和認知心理學,並進行教育神經科學的開創性研究,是跨領域研究實踐者,整體的學術績效表現具系統性與累積性,研究成果在同儕中表現優異。
  • 在學術服務方面,擔任科技部重要計畫案與獎勵案之審查委員,或國際學術期刊編輯委員、審查委員,在學術研究與教學實務上,皆有啟發與貢獻

106學年 研究優良獎

  • 深研於教育心理學、美感、數位學習、正向心理學與創造力等相關研究,並跨域地將數位學習、認知心理、神經科學等融入於研究中。
  • 代表作均發表於國際數位學習相當重要的期刊,研究成果對於瞭解人類大腦、心智與行為表現間的關係有深入價值,且對教育實務具有貢獻。
  • 獲許多知名國際出版商主編邀請撰寫專書篇章與主編新書,有助於提升臺灣教育領域研究學者的國際知名度。

105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究專長橫跨教育心理學、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數位學習和認知心理學,是跨領域研究,且有具體成果的高研究績效者。
  • 代表著作聚焦於創造力議題,結合數位學習及神經科學研究,企圖深入了解創造力運作歷程—從跨領域的觀點,統合創造思考與創造力表現的大腦、心智與行為表現。連結創造力的三個面向:教學應用、認知歷程和神經機制。
  • 學術貢獻包括:(1)建立創造力跨領域與系統性研究典範、(2)提出創新的教學理論和模式,提供創造思考教學與研究的新典範和啟示、(3)有系統的建構理論並透過實務教學進行驗證,有助於建構創新的創造力研究架構並提升研究價值、(4)進行教育神經科學的開創性研究。

104學年 研究特優獎

  • 長期耕耘創造力與正向心理學等研究領域,有傑出學術表現。近年跨足其他領域,如腦神經科學、數位學習、以及設計心理學等,進行跨領域的研究,並有耀眼的研究成果。
  • 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在創造力研究上具宏觀想法與企圖心,無論在理論、實務、教材設計、研究工具、以及數位工具開發等方面皆有優秀成果與表現,顯示其求深耕的決心與貢獻,質量俱佳。

103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究致力於創造思考、批判思考及其他教育心理學與教學之相關研究。研究主軸聚焦,議題深入,並富創新觀點。
  • 其研究整合理論與教學實務,發展創新的批判思考與創造思考教學模式,引進如眼動儀探討創造力的新研究方法,提出跨領域研究與前瞻性研究取向,拓展研究範疇,值得肯定。

102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究致力於創造思考、批判思考及其他教育心理學與教學之相關研究。研究主軸聚焦,議題深入,並富創新觀點。
  • 其研究整合理論與教學實務,嘗試統整不同領域的概念,發展創新的批判思考或創造思考教學模式、並提出跨領域研究與前瞻性研究取向,統整認知神經科學為基礎的創造力前瞻性研究,顯示批判思考與創造思考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與可行性。

101學年 研究優良獎

  • 長期投入創造力和批判思考研究,並開發培訓模式。
  • 研究成果刊登於資訊教育領域的頂尖期刊Computer & Education上,以knowledge management模式強調知識分享、內化、再創,對於幫助師培生或是大學生習得創造力教學或是批判思考,極具參考價值。 
  • 擔任多項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之審查委員或編輯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