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嘉慧 特聘教授
簡介
研究專長
言談分析、語言與手勢、語言與認知、口語語料庫
- 長年投入語言學領域,除了長期建構「政治大學中文口語語料庫」,為本土語料研究注入活水外,更致力於「以語言為本的手勢研究」,將重心放於語言、手勢和認知與大腦領域間的關聯。各項學術成果屢獲肯定,除了曾獲得兩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外,獲得3年特約研究計畫補助,無疑成為臺灣學界中,從事手勢研究的先驅人物。
112學年 研究優良獎
- 長期以實證的方式來探討手勢在語言中所扮演的角色,其研究探討口語與手勢之間的關聯性,研究成果有助於了解手勢與認知以及神經語言學的關聯性,具有極高的學術品質,對語言學領域和認知領域有重要貢獻。
- 專書《Language and Gesture in Chinese Conversation》集結過去將近三十年的研究成果,並加以新的詮釋,指向將來進一步的研究,是一部具有指標作用的佳作。整體研究表現優異且具創新觀點,持續發表出版水準之上的研究成果,具有影響力,在該領域屬一流之作。
- 建立臺灣漢語口語語料庫,並長期不斷更新與擴充。此語料庫的特點是紀錄日常生活言談中隨伴口語出現的手勢(co-speech gestures)。其研究分析這些手勢,參考國外西方學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並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具系統性。
111學年 研究優良獎
- 長期以實證的方式來探討手勢在語言中所扮演的角色,其研究探討口語與手勢之間的關聯性,研究成果有助於了解手勢與認知以及神經語言學的關聯性,具有極高的學術品質,對研究優良獎 外語學院英文系許立欣教授語言學領域和認知領域有重要貢獻。
- 建立臺灣漢語口語語料庫,並長期不斷更新與擴充。此語料庫的特點是紀錄日常生活言談中隨伴口語出現的手勢(co-speech gestures)。其研究分析這些手勢,參考國外西方學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並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具系統性。
- 整體研究表現優異且具創新觀點,持續發表出版水準之上的研究成果,具有影響力,在該領域屬一流之作,最新出版之專書《Language and Gesture in Chinese Conversation》為漢語語言學中結合語言與手勢之創新力作。
109學年 研究優良獎
- 長期以實證的方式來探討手勢在語言中所扮演的角色,其研究探討口語與手勢之間的關聯性,研究成果有助於了解手勢與認知以及神經語言學的關聯性,具有極高的學術品質,對語言學領域和認知領域有重要貢獻。
- 建立臺灣漢語口語語料庫,並長期不斷更新與擴充。此語料庫的特點是紀錄日常生活言談中隨伴口語出現的手勢(co-speech gestures)。其研究分析這些手勢,參考國外西方學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並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具系統性。
- 近三年積極結合跨領域的研究,嘗試將手勢的研究加以拓展至其他相關學門,在研究方面具國際學術視野與影響力。
108學年 研究優良獎
- 專長領域為認知框架與手勢研究,研究項目主要聚焦於言談當下之即時手勢調查,透過對談影像錄影進行微量及計量分析,得出新穎觀點,其研究成果有助於了解手勢與認知以及神經語言學的關聯性,對語言學領域有重要貢獻。
- 所建立之「漢語口語資料庫」為兩岸華人之首創,並長期更新與擴充。本語料庫紀錄日常生活言談中伴隨口語出現的手勢,參考國外西方學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並提出獨特見解。
107學年 研究特優獎
- 研究主要探討手勢的功能,希望了解手勢在語言表達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要傳達的意義,其研究成果對語言學及神經語言學均有重要的貢獻。
- 所建立之「漢語口語資料庫」為兩岸華人之首創,並長期更新與擴充。本語料庫紀錄日常生活言談中伴隨口語出現的手勢,參考國外西方學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並提出獨特見解。
- 是至今國內唯一從事手勢與語言研究的優秀學者,研究成果已受國際學者注意,並於107年度第二度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表現優異。
106學年 研究特優獎
- 為國內中生代著名語言學家,在手勢和語言學研究具獨特性。
- 所建立之「漢語口語資料庫」為兩岸華人之首創,並長期更新與擴充。本語料庫的紀錄日常生活言談中隨伴口語出現的手勢,參考國外西方學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並提出獨特見解,其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內外知名期刊,其研究成果具重要學術貢獻。
105學年 研究特優獎
Her studies of language, gesture, cognition and brain rest upon a corpus of spoken records with gesture analysis. For decades, she has been collecting data from Mandarin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CCU Corpus of Spoken Mandarin. With the data, she investigat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gesture, and the neurocognitive basis of the expression of meaning across modalities. Recently, she, together with the Russian linguist Prof. Yeh Hsiang-lin and the psychologist Prof. Tsai Jie-li, have engaged in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llaboration with a team of linguists in Russia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specificity, linguistic cogn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general,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of the university, where humanities and science naturally and progressively merge, facilitates her cross-disciplinary studies.
104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究主題涉及言談手勢使用的分析及其對語言與認知的啟示,是個極具挑戰性的跨科際人類語言行為研究,在國內無人出其右。
- 研究成果已受到國際漢語語言學界的重視,對漢語語言學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所建立之「漢語口語資料庫」為兩岸華人之首創。
103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究主題涉及言談手勢使用的分析及其對語言與認知的啟示,是個極具挑戰性的跨科際人類語言行為研究,在國內無人出其右。
- 研究成果已受到國際漢語語言學界的重視,對漢語語言學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所建立之「漢語口語資料庫」為兩岸華人之首創。
102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究主題涉及言談手勢使用的分析及其對語言與認知的啟示,是個極具挑戰性的跨科際人類語言行為研究,在國內無人出其右。
- 研究成果已受到國際漢語語言學界的重視,對漢語語言學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所建立之「漢語口語資料庫」為兩岸華人之首創,並擔任多項國際期刊編輯委員或評審委員。
101學年 研究特優獎
- 101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主。為多項國際期刊編輯委員或評審委員。
- 研究主題涉及言談手勢使用的分析及其對語言與認知的啟示,是個極具挑戰性的跨科際人類語言行為研究。
- 研究成果已受到國際漢語語言學界的重視,對漢語語言學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所建立之「漢語口語資料庫」為兩岸華人之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