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岳
理學院|應物所

蔡尚岳 教授

簡介

研究專長

磁共振物理、核磁共振影像及頻譜技術、生醫影像及訊號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113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究專長為磁共振物理、核磁共振影像及頻譜技術、生醫影像及訊號。近年研究聚焦於磁共振頻譜(MRS)技術創新與應用,涵蓋自動化頻譜處理與量化演算法開發,並結合深度學習以提升臨床應用潛力。
  • 研究於大數據臨床應用方面,與長庚醫院合作進行子宮內膜癌代謝訊息研究,結合影像組學與機器學習,成功建構可與現行臨床標準相符之疾病風險預測工具,為改良影像組學方法之創新嘗試(發表於 Cancer Imaging)。在深度學習方法學上,應用於磁共振頻譜代謝量化,提出有效比較量化結果之方法(發表於 Magnetic Resonance Materials in Physics, Biology and Medicine)。在認知與精神異常疾病方面,與台北榮總合作探討慢性疼痛患者,發現體感皮質區的神經影像資訊可預測個體疼痛敏感性,對疼痛機制與大腦神經資訊之連結提供新理解(發表於 Pain);另以神經影像探討運動訓練階段對大腦結構之影響,揭示運動訓練歷程中的非線性神經可塑性變化(發表於 Brain and Cognition)。

107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為磁共振影像及頻譜技術應用於影像醫學之年輕優秀學者,其主要研究方向為基於磁共振物理原理,配合電機資訊領域的訊號處理方法,開發新式磁共振技術以及分析方法應用於生物醫學,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
  • 與醫學專家密切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Brain,具創新觀點及重要應用價值,為具有發展潛力的年輕研究人員。

104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發與改良適用於生物醫學和神經科學的磁共振頻譜影像技術,並分別用於研究大腦神經物質傳導及病患器官的血流養分交換的學術成果,為大腦研究跨領域學科新秀。
  • 研究成果發表於醫學影像領域重要國際學術期刊,富創新觀點與影響力,整體研究表現優異,具學術貢獻。
  • 參與臺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fMRI)研究團隊,並開設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介紹基礎課程,積極投入學術服務,值得肯定。

102學年 研究優良獎

  • 研發與改良適用於生物醫學和神經科學的磁共振頻譜影像技術,為大腦研究跨領域學科新秀。
  • 研究成果發表於醫學影像領域重要國際學術期刊,富創新觀點與影響力,整體研究表現優異,具學術貢獻。
  • 參與臺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fMRI)研究團隊,並開設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介紹基礎課程,積極投入學術服務,值得肯定。

101學年 研究優良獎

  • 利用磁共振頻譜影像技術探討大腦是目前世界上極為熱門的跨領域學科,整體研究表現優異,為該領域新秀。
  • 近三年有多篇文章發表在醫學影像領域重要國際學術期刊上,富創新觀點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