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計畫徵求
獎勵補助
學術活動
法規修訂
學術倫理
其他公告
研究計畫
國科會研究計畫
非國科會研究計畫
校務發展計畫業務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臨時性人員專區
各單位計畫業務及作業介紹
計畫結餘款專區
獎勵補助
教師
學生
單位
學術成果
學術研究獎專區
國科會研究獎勵專區
學術統計
研究成果查詢
學術評鑑
校務評鑑
系所評鑑
研究中心評鑑
相關法規
學術與研究倫理
區辨掠奪性期刊專區
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辦公室
研究倫理行政辦公室
關於研發處
本處簡介
研發長
副研發長
各組執掌
研發會議紀錄
法規專區
常用表單
中
En
首頁
研究成果
學術研究獎專區
搜尋:
姓名
內文
搜尋
類別搜尋
獎項
研究特優獎
研究優良獎
學年度
113
112
111
1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學院
文學院
理學院
社科院
法學院
商學院
外語學院
傳播學院
國務院
教育學院
資訊學院
國關中心
選舉研究中心
國際金融學院
105學年|研究優良獎
教育學院|教育系
周祝瑛 教授
系統性分析與評估臺灣近二十年之教育改革政策與實踐經驗,讓臺灣教改之特色扣緊國際教改脈絡,進而融入到當前國際學術論述上重要之「全球化與本土化」主題,對提升臺灣教育在國際上之參考價值與能見度具有貢獻。
為國內比較教育中兩岸高教研究議題重要學者,學術研究成果數量豐富,對於國內外相關學術社群很投入,足堪嘉許。
105學年|研究優良獎
教育學院|教育系
洪煌堯 特聘教授
為國內少數研究「知識翻新」議題之學者,研究具系統性,能兼顧理論與實務兼備,主要貢獻包含:(1)發展Knowledge-Building Environment Scale (KBES)量表,可用以評量學習環境中的創意氛圍;(2)測試並驗證一系列可在巨量資料中(big data)即時評量學生在數位學習上之創意表現的學習分析工具(learning analytics tools);(3)透過知識創新分析工具的整合應用與分析,提出支持知識創新教育的「機遇合作」(opportunistic collaboration)式教學概念,並證實可以有效用在大學教學上。
研究方向包含,以教師或學生對知識的知覺狀況的調查研究、佐以統計模型(知識網絡、結構化方程模型SEM)分析的現狀調查及解讀。研究成果發表於教育及教育心理領域國際重要期刊,在促進知識翻新的教學環境設計、教學方法及評估工具等面向有學術上及實務上的貢獻,具影響力。
105學年|研究優良獎
教育學院|師培中心
施淑慎 教授
研究專長橫跨認知心理學、教學心理學、學習障礙,近年研究著眼於學習動機與成就歷程相關變項之研究,嘗試透過理論上的對話,同時實徵資料的蒐集,進行系列探索,研究具嚴謹度。
研究成果包括:(1) 檢驗自我決定理論之動機理論與學習成果間的關係是否同樣適用於台灣學生身上,希望為理解台灣學生在本土教育環境中所可能獨有的動機歷程,提供重要洞見。(2) 探究課室情境中,適應性vs.不適應性完美主義對學生的學習可能產生的效應。(3) 探究國中生學習倦怠影響因子。這是升學考試在台灣實施多年以來,國內首見之國中生學習倦怠狀況研究,並發表於教育學國際重要期刊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4) 探究青少年適應性 vs. 不適應性課業壓力因應型態及相關影響因子,以提供實務工作者輔導中學生因應學業壓力之參考。
105學年|研究優良獎
教育學院|師培中心
葉玉珠 特聘教授
研究專長橫跨教育心理學、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數位學習和認知心理學,是跨領域研究,且有具體成果的高研究績效者。
代表著作聚焦於創造力議題,結合數位學習及神經科學研究,企圖深入了解創造力運作歷程—從跨領域的觀點,統合創造思考與創造力表現的大腦、心智與行為表現。連結創造力的三個面向:教學應用、認知歷程和神經機制。
學術貢獻包括:(1)建立創造力跨領域與系統性研究典範、(2)提出創新的教學理論和模式,提供創造思考教學與研究的新典範和啟示、(3)有系統的建構理論並透過實務教學進行驗證,有助於建構創新的創造力研究架構並提升研究價值、(4)進行教育神經科學的開創性研究。
104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中文系
楊明璋 副教授
學術專長為敦煌吐魯番學、民俗學、唐代文學。給予一般已知或新發表之敦煌文獻嶄新的視野與銓釋,具傲人研究成果,為國內敦煌俗文學列居前端的青年學者,研究成果極具系統性與積累性,質量均優。
專書《敷演與捏合: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敘人體物》,文字流暢,遣詞用字妥適,結構平穩,條理清晰。研究方法兼具基礎文獻整理與文化理論詮釋,務實不虛。
104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圖檔所
陳志銘 教授
致力於數位學習領域之研究,在個人化網路學習、網路合作學習、行動與情境感知無所不在學習、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及網路學習評量等領域,均有卓越研究成果。
提出有效的創新學習模式與評量方法,對於數位學習理論及模式具創新與突破,研究兼具原創性與實用價值,績效傑出。
104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宗教所
謝世維 教授
研究主題以中古時期佛道教研究及宋元以後至近代的道法議題為主,旁及當代南台灣的道法問題,對理解中古道教的發展、民間道教的多元性,有重要貢獻。
其論著具創新觀點,論旨清晰,結構嚴謹,分析深入,為台灣中壯年道教研究學者中,少數能站上國際舞台者,並能領導跨國研究團隊,整體研究表現優異。
104學年|研究特優獎
社科院|財政系
胡偉民 副教授
研究領域以產業經濟與競爭政策為主。研究探討中國上海市汽車限購所造成的福利影響、中國汽車市場結構的競爭程度及中國製造業的總要素生產力。
代表著作發表於科技部經濟學門排序A+級的國際期刊。近3年的研究成果傑出且亮麗,為國內產業經濟領域優秀學者。
104學年|研究特優獎
商學院|資管系
莊皓鈞 教授
研究探討零售業作業與存貨議題,包括電子零售網站功能對實際銷售表現的影響、不同人為作業錯誤對存貨記錄錯誤的影響等主題。
代表著作發表於作業管理領域頂尖期刊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及優秀的期刊Decision Science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等,研究具系統性,質量俱佳。
榮獲2016年第八屆溫世仁服務科學新苗獎,為國內作業管理領域明日之星。
104學年|研究特優獎
外語學院|英文系
陳音頤 特聘教授
研究主題集中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學與流行文化交界,在該時期傳統文學研究已難有新議題的瓶頸下,除掌握批評傳統外,另闢蹊徑。
研究成果刊登於國外期刊與專書,為國際學界肯定,具系統性及累積性,與英語系國家同領域學者相比,毫不遜色,為國內外文學門佼佼者。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