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研發處
政大研發處
✕
  • 最新消息
    • 計畫徵求
    • 獎勵補助
    • 學術活動
    • 法規修訂
    • 學術倫理
    • 其他公告
  • 研究計畫
    • 國科會研究計畫
    • 非國科會研究計畫
    • 校務發展計畫業務
    •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 研究計畫臨時性人員專區
    • 各單位計畫業務及作業介紹
    • 計畫結餘款專區
  • 獎勵補助
    • 教師
    • 學生
    • 單位
  • 學術成果
    • 學術研究獎專區
    • 國科會研究獎勵專區
    • 學術統計
    • 研究成果查詢
  • 學術評鑑
    • 校務評鑑
    • 系所評鑑
    • 研究中心評鑑
    • 相關法規
  • 學術與研究倫理
    • 區辨掠奪性期刊專區
    • 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辦公室
    • 研究倫理行政辦公室
  • 關於研發處
    • 本處簡介
    • 研發長
    • 副研發長
    • 各組執掌
    • 研發會議紀錄
  • 法規專區
  • 常用表單
  • 中
  • En
  1. 首頁
  2. 研究成果
  3. 學術研究獎專區
搜尋:

獎項

學年度

學院

謝凱宇

113學年|研究優良獎

商學院|企管系

謝凱宇 教授

  • 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科技與創新管理、組織設計與變革,以及商業數據分析。近年研究聚焦於線上社群參與動機、企業賑災策略與產能競爭中的供應鏈投資,結合理論與實證,對數位平台行為、危機下企業聲譽管理及競爭策略提供多面向貢獻。
  • 近五年主持四年次的國科會計畫,且發表四篇國際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在所屬領域表現良好,且研究成果刊登於《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排名第5)與《Decision Sciences》(排名第7)等生產與作業管理領域頂尖期刊,成果品質備受肯定。在近年的研究上,以創意競爭平台,而非常見的共享、合作導向的平台作為研究對象,討論其他形式的激勵手法;透過實證發現,與既有文獻相較,揭示企業的諸多權變因素會如何影響投資人對於企業投入賑災的反應,提供經理人決策指引;考量擴充新產能時需同步進行的供應鏈投資,進行結合賽局理論模型與實證分析的研究,探討先行者對供應鏈的投資如何影響後進者的產能投資,為經理人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黃家齊

113學年|研究優良獎

商學院|企管系

黃家齊 特聘教授

  • 研究領域包括團隊組合與管理、目標導向管理、以及倫理領導等。具系統深度地探討團隊組合以及互動方式對於創新以及團隊績效的影響,持續深耕並延伸團隊組織的議題,結合目標導向理論、調節焦點理論與團隊交融記憶系統等,近年研究亦擴展到另一個組織中的非倫理行為研究。
  • 近年研究持續及有系統地深耕並延伸團隊組織的議題,結合目標導向理論、調節焦點理論與團隊交融記憶系統等,將這些越來越具系統深度的研究結果發表於管理領域的頂尖期刊,如《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及《Journal of Management》, 《Human Relations》等,研究表現相當傑出。
    在近年的研究上,以社會學習理論為其理論基礎,探討領導者利組織不倫理行為(leader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的影響,為「利組織非倫理行為」提供了具體的理論貢獻,該議題不僅符合國際管理學界目前所重視的倫理價值,亦對產業實務界的ESG治理產生極大的實務管理意涵;在深耕的組織團隊議題上延續,探討團隊情感氛圍與團隊績效及組織創新之間的關係、進行團隊交融記憶系統分析,對組織管理相關理論及實務皆有相當的貢獻。
周冠男

113學年|研究優良獎

商學院|財管系

周冠男 特聘教授

  • 研究領域包括公司理財、投資學、與衍生性金融商品,主題多著重於市場微結構與行為財務學相關議題,並結合公司財務議題,具有創新性與系統性。除運用國際資料外,亦致力於使用台灣資本市場的特殊資料,進行具有台灣特色的財務研究,提高台灣財務研究領域之國際能見度。
  • 連續23年獲得國科會三年期研究計畫,並於過去12年間,每年皆執行兩件國科會研究計畫。近五年共發表20篇國內外期刊論文,在財務領域A+級期刊及A(Tier-1)級期刊上發表多篇著作,研究成果的品質與數量均表現優異。近年研究分別探討執行長神經質特性對公司現金持有政策的影響;負債容量、現金持有、與財務限制之間的關係;股市放空限制放寬對選擇權市場交易與價格的影響。研究聚焦於市場微結構與行為財務相關議題,融合公司財務議題與台灣本土資料,研究具創新性,並對政策制定及公司治理法規、了解投資人行為偏誤與因應之道等,皆具啟發性,研究成果屢獲國內外肯定。
 
黃嘉威

113學年|研究優良獎

商學院|財管系

黃嘉威 特聘教授

  • 研究領域主要為公司理財及公司治理,探討在公司理財及公司治理下的各項議題及其應用,涵蓋薪酬制度、公司治理、創新與融資等重要財務議題,題材有趣,富原創意涵與張力,對相關研究有鋪設基礎之貢獻。
  • 近年發表多篇具創見之高品質論文,研究設計嚴謹、分析深刻,展現豐沛的原創力與學術貢獻。代表作刊登於《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及《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等國際頂尖期刊。
  • 在近年研究上探討薪酬董事會在挑選配對公司決定自己的薪酬時,是否選擇薪酬高的公司;研究薪酬董事會為執行長挑選薪酬配對公司時,是否會同時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建構感知腐敗指數,研究董事會腐敗對公司融資成本的影響。因果研究模型設計適當,文字洗鍊,分析、架構等俱佳,在實務面或是學術面都提供了相當的創見與貢獻。
林芝璇

113學年|研究優良獎

傳播學院|―

林芝璇 教授

  • 研究專長為廣告效果、數位與社群行銷、消費行為、品牌關係。研究領域聚焦在社群媒體與閱聽人,主題多與AI及網路科技等當今重要之議題相關,透過不同研究方法,探討各類說服傳播的重要或新興議題,從微宏觀等多元視角提出學術與實務相關洞察,提出具體建議及貢獻。
  • 研究著作的主題涵蓋不同說服傳播情境,包括品牌策略溝通、政治傳播及社會行銷;以傳播科技、心理學、政治傳播與行銷溝通領域之文獻為基礎,探討社群媒體、資訊來源、訊息內容及閱聽人心理之間的交互作用,以釐清當代傳播科技對閱聽人在不同傳播情境中所產生的影響,及對整體社會發展的意涵。
    近五年來,共發表十篇期刊論文(其中有9篇為SSCI 、Scopus論文)與五篇研討會論文,運用不同研究方法,探討不同的說服傳播議題,從多元視角提出學術與實務相關洞察,為行銷傳播領域研究拓展創新的思考與發展方向。過去亦曾獲傳播學院學術創新獎(113),也於110年獲選為「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
 
侯永琪

113學年|研究優良獎

教育學院|―

侯永琪 教授

  • 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研究、跨國教育之資歷認可、永續發展以及大學評鑑,建立學術國際連結並積極參與高等教育政策相關領域的跨國研究與團隊,投入國內高等教育政策及制度建立,將研究與教學充分結合,具多元學術成果與貢獻。
  • 研究議題大多跟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相關,近年來與多名國際知名學者一同發表期刊論文、專書章節以及研究報告,至今已發表135篇以上的相關期刊論文、數十篇專書章節及高等教育研究報告,其中包含30篇具有相當高Impact Factor之SSCI/ SCOPUS Q1高等教育國際期刊的學術論文,累積的研究表現相當可觀,具有持續性及累積匯集的潛力,為各國品質保證機構及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帶來影響,促進全球高等教育之良好發展。
蔡佳泓

113學年|研究優良獎

選舉研究中心|―

蔡佳泓 特聘教授

  • 研究領域為選舉研究、民意理論、政黨政治,內容兼具學術與實務價值,對於選民投票行為、民意分析等實證研究領域有所助益,在實務上亦蘊含臺灣政治與民主發展之參考價值。
  • 近年共發表8篇國際期刊論文、2篇國內期刊論文及2篇專書章節。研究主題聚焦於臺灣社會分歧現象、民眾對公共政策的看法,以及運用實驗設計探討政策態度,展現深具實證力與學術價值的研究取向。
    其研究探討民意調查、選民行為與政治學方法論等核心領域,旨在藉由民調實驗與實證資料的角度,結合臺灣議題對於既有理論進行回顧,在既有政治態度理論的基礎上持續創新研究,探討當代政治中的關鍵議題,並與國際學術界展開對話,其研究結果兼具學術與實務價值。
高振宏

112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中文系

高振宏 副教授

  • 研究專長為道教與民間信仰、民間文學、民俗學、臺灣地方戲曲等。代表著作均與道教或道教信仰有關,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取用材料深入道教經典、文學作品及當代研究文獻,展示在道教學術或道教文學上的研究功力。
  • 專書《天母、武神與神禽》深入分析整理佛教密教與道教的交涉情況,討論六位密教神衹的經典及其信仰流衍,並考究其源流及在民間的傳播狀況,研究探討這些神祇與中國宗教之間的互動,一探新的宗教形象與傳統是如何形成的,選擇六個專題,嘗試解決關鍵問題,並開拓宗教文化、宗教文學研究跨領域研究的可能性。
  • 其研究在宗教領域內能注意到不同宗教(佛、道)或民間信仰(巫術)等不同層次的相互影響,在文獻與文學領域,也深入探究宗教在文學敘事中的痕跡,為道教研究的中堅研究學者,整體成績質量俱佳。
陳睿宏

112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中文系

陳睿宏 教授

  • 近五年整體學術研究表現,主要在確立宋元明圖書易學、象數《易》學與義理思想的聯繫與系譜,透過北宋陳摶以降,至蔡元定、蔡沈、朱元昇、朱升、章潢、陳士元、熊宗立、韓邦奇等諸家《易》學思想與圖學的研究,作全面性、周延性、系統性的探討,累積豐碩可觀之研究成果,有助於易學史,尤其圖書易學史之開拓與深化與定位。
  • 除上述圖書易學之研究外,多年來亦關注晚近出土文獻如北京大學竹簡《揕輿》、北京清華大學竹簡、敦煌寫本等等,透過研究正式發表八篇具開創性之文章,並釐清諸多有關領域之問題,對出土易學亦有極高之學術價值與貢獻。
  • 研究領域為素為艱澀難通之易學圖書學,其長期性之系統研究,已成為晚近國內外有關研究易學圖說者之重要參考依據,在易學圖書學、易學與《洪範》學,具有學術先導之地位。
吳佩珍

112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台文所

吳佩珍 教授

  • 研究專長為日本近代文學、台日殖民文學、文化比較。研究領域除持續長久以來的日治時期一般文學研究外,更拓展至愛爾蘭文學、日治時期女性雜誌《台灣愛國婦人》《台灣婦人界》及明治初期文學大家森鷗外與臺灣的關係。
  • 專書《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日治時期臺日文學與戲劇流變》是研究臺灣日治時期文學的重要參考著作,其研究有獨到的切入點,且能參考日文原文史料以補充台灣文學研究文獻不足之處,無論是對於日治時期文學或是跨國脈絡下的台灣文學研究都有所貢獻,專書出版後獲得第44屆巫永福文學評論獎。
  • 整體研究見解新穎,具有宏觀的格局,並能善用、活用資料,將資料做富創意、具個體性的詮釋,提升資料學術性價值,凸顯歷史資料的重要性,研究能力值得肯定。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政大研發處
  • 地址:11605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行政大樓7樓
  • Tel:02-29393091 #62747
  • Fax:02-29361694
  • e-Mail:research@nccu.edu.tw
  • 隱私權政策
  • 研發處舊網站
Copyright © NCCU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