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研發處
政大研發處
✕
  • 最新消息
    • 計畫徵求
    • 獎勵補助
    • 學術活動
    • 法規修訂
    • 學術倫理
    • 其他公告
  • 研究計畫
    • 國科會研究計畫
    • 非國科會研究計畫
    • 校務發展計畫業務
    •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 研究計畫臨時性人員專區
    • 各單位計畫業務及作業介紹
    • 計畫結餘款專區
  • 獎勵補助
    • 教師
    • 學生
    • 單位
  • 學術成果
    • 學術研究獎專區
    • 國科會研究獎勵專區
    • 學術統計
    • 研究成果查詢
  • 學術評鑑
    • 校務評鑑
    • 系所評鑑
    • 研究中心評鑑
    • 相關法規
  • 學術與研究倫理
    • 區辨掠奪性期刊專區
    • 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辦公室
    • 研究倫理行政辦公室
  • 關於研發處
    • 本處簡介
    • 研發長
    • 副研發長
    • 各組執掌
    • 研發會議紀錄
  • 法規專區
  • 常用表單
  • 中
  • En
  1. 首頁
  2. 研究成果
  3. 學術研究獎專區
搜尋:

獎項

學年度

學院

李佳怡

111學年|研究優良獎

國務院|―

李佳怡 教授

  • 研究專長為能源政治、恐怖主義,以及外來直接投資,近年研究主題聚焦於國際政治經濟學、國際關係非傳統安全,透過實證資料分析跨國議題和國內政治經濟的關係,對於恐怖主義和若干非傳統議題的理論文獻、實證成果與研究發展均有具體掌握。
  • 研究成果發表於具有嚴格審查機制的期刊,並皆刊載於Q1的SSCI級別國際重要學術期刊,如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等,為少數能夠在重要頂級期刊發表的臺灣學者,研究產量豐碩,討論議題多元,從研究成果中顯現許多新穎的理論觀點與實證結果,值得肯定。
  • 總體探究的研究題材具有學術原創性,且蘊含政策參考價值,曾獲傑出人才基金會的積極爭取國外優秀年輕學者獎助、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表現亮眼。
邱美秀

111學年|研究優良獎

教育學院|教育系

邱美秀 教授

  • 歷年研究及成果均聚焦於數學學習及學生成就的相關教育議題,研究主題多與學習與教學的生態系統中的特定變項研究有關,其論述方向及推論結果,具創新觀點,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獲國際社群的肯定。
  • 整體著作發表數量豐富,且所提代表著作均為獨立作者的唯一貢獻者,在目前學術生態中較為少見,難能可貴。整體研究表現優異,並對學術研究發展有具體貢獻。
洪煌堯

111學年|研究優良獎

教育學院|教育系

洪煌堯 特聘教授

  • 主要研究專長與興趣為知識創新教育及科學與科技教育。近五年主要的研究焦點(變項)之一是關於如何提升學生的「素養」,探討如何運用「知識創新」教育來進行「素養導向學習」的有關研究,關切的素養共包含: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閱讀素養(reading literacy)、寫作素養(writing literacy)、圖形素養(graphical literacy)。
  • 成立了台灣第一個『知識創新』研究興趣團隊(SIG)與國際連結,研究成果近五年在Google Scholar中被引用過約二千次,整體研究表現優異,持續有水準之上的研究成果發表出版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且具創新觀點及有影響力。
葉玉珠

111學年|研究優良獎

教育學院|師培中心

葉玉珠 特聘教授

  • 長期以「創造性思考」為其研究議題主軸,以遊戲導向學習(game-based learning)或創意問題解決為內涵,探討創造力的認知歷程與影響因素,並建構理論模式進行實驗教學。代表著作有焦點,具創新觀點及影響力,在該領域屬一流之作。
  • 整體研究表現優異,持續有水準之上的研究成果發表出版。研究成果多元、跨領域,近年的研究兼採用創新研究方法,並融入多領域學科,有加深與加廣的成效,其學術表現,具有系統性與開創性,為研究與實務上兼具優秀的人才,在國內教育界具有領先地位,且已達國際水準。
曾一凡

111學年|研究優良獎

資訊學院|資科系

曾一凡 助理教授

  • 近年研究著重在資訊安全領域,成果發表數量豐碩。
  • 其研究提出可加密搜尋技術具可抵抗量子攻擊特性及加快搜尋時間等特性,在此領域有持續且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發表於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等重要期刊,整體研究表現在水準之上。
林遠澤

110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哲學系

林遠澤 特聘教授

  • 長期從事比較哲學研究,學術方向主要為語言哲學、政治哲學、儒家哲學等三方面,且擴及照護心理(政治社會哲學之延伸),於中國方面兼通儒道,並關注漢字思維,西方哲學則關注赫德到米德的一系。
  • 專書《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榮獲107年度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及科技部2020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專書《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再次榮獲109年度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並於107年度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研究成果及學術表現在國內哲學中位居領先地位。
謝世維

110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宗教所

謝世維 教授

  • 為臺灣道教研究的前沿學者,研究的議題多元,從歷史上宋、元、明的道教,到地方性的道家、當代道教口述史研究及元明江南道教研究等皆有涉及,專書《鴻濛妙觀:道教文化研究之多元面向》為道教研究的標竿作品,對道教研究的範疇提出新的見解。
  • 精通梵文,將佛學和佛教文化注入道教文化研究之中,開啟了道教文化的多元面向,專書《道密法圓》等量齊觀,對於學術界具很大貢獻。參與組成國內道教研究團隊,形成良好的學術互動,致力於將道教研究推向國際,其研究已達國際水準,並居於宗教學門的領先地位。
吳佩珍

110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台文所

吳佩珍 教授

  • 長期投入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研究,研究焦點鎖定與殖民地臺灣有交集的日本作家,包括來臺的所謂內地人作家等,近年來將戰前西方文學在東亞的傳播與影響,納入其研究之範圍,特別是愛爾蘭文學如何藉由日本母國轉介,在輸入殖民地臺灣後對臺灣新文學的影響情況,以及對同為殖民地的朝鮮之衝擊等,皆提出相當深刻的分析。其研究具系統性、獨創性及突破性,值得肯定。
  • 推動跨國與跨領域合作,如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博物館的合作研究及與中研院和香港等地學者的共同研究,具有成效。近年研究成果以中文、日文與英文發表,在日本、臺灣、香港與韓國學界都相當矚目,其活動之場域已跨足東亞各地,是臺灣少見具有跨國活動力的人文學界之重要學者,研究成果在「日本臺灣研究學會」的社群中,具高度知名度。
崔末順

110學年|研究特優獎

文學院|台文所

崔末順 教授

  • 長期專注於臺韓文學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東亞視野下對臺韓文壇與文學的比較研究,眼光獨到,其學術研究具跨語言和跨國的特性(the「in-between」),並持續累積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學界獨樹一幟,具代表性。
  • 近期專注於對冷戰時期反共文藝體制下文學文化的考察,著作豐碩,於韓國出版的專書《殖民與冷戰下的台灣文學》獲得韓國文化部2020年優秀學術研究著作,在韓國學界產生影響,並擔任台灣和韓國互相理解的橋樑,對台韓文學交流具有貢獻。
班榮超

110學年|研究特優獎

理學院|應數系

班榮超 特聘教授

  • 近年研究工作主要著重於高維度動態系統複雜性之研究,特別是有關無窮樹狀空間上符號動態系統的拓樸混合性、與熵維度的計算,其研究在高維度動態系統問題之探討有創新貢獻。   
  • 研究成果發表於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及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等具指標性國際重要期刊,研究成果質量俱佳,在臺灣動態系統領域扮演領航角色。
  •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政大研發處
  • 地址:11605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行政大樓7樓
  • Tel:02-29393091 #62747
  • Fax:02-29361694
  • e-Mail:research@nccu.edu.tw
  • 隱私權政策
  • 研發處舊網站
Copyright © NCCU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ll Rights Reserved